弦高:史上最有魅力的爱国商人


blueski推荐 [2009-11-24]
出处:金鹰报
作者:谷良
 

总编讲述之名人风骨七
  弦高:史上最有魅力的爱国商人

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敌


  最近,看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一些企业家和老板:“在拥有相当的财富后,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富豪们有种种回答,如“不安全”、“准备扩大规模”、“及时行乐”等等,却没有一个人谈及“责任”二字。这些先富起来的中国人似乎觉得他们的目标就是无限地攫取财富和满足个人的欲望,而对自己应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完全没有意识。这些天,我还看到网上曝光的90后炫富烧钱的画面,更加感觉到今天社会病态心理的蔓延和深入。
  中国的富人怎么啦?为什么越来越没出息了?看看中国的商业史,就会明白:现在举世的商人没有一个比得上春秋时期的弦高。不是钱多的问题,而是境界的问题!
  
乔装使者智退秦敌
  弦高何许人也?他是郑国一个做边贸生意的商人,生活在春秋时期郑穆公时代。他看到郑国被秦国、晋国所威胁,就拒绝做官,而成为一名商人。
  郑穆公元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孟明等三位将军率兵偷袭郑国。大兵过了周朝国都洛阳,已经到了滑国(今偃师境),郑国人还不知道。正在这时,弦高赶着一群刚买来的牛,准备向西到周地去卖。他发现迎面而来的秦国大军,大为惊讶,就对好友蹇他说:“秦军行军千里,看这势头,一定是偷袭我们郑国。如果向他们暗示郑国已经知道情况,秦军一定不敢贸然偷袭。”
  于是,弦高急中生智,就在商店里买了使者的行头,带着四张熟牛皮,赶着十二头牛,将秦军拦在路上,对着秦军将领高声大叫:“郑国使臣弦高求见秦军主帅。”
  秦军前哨急忙报入中军。孟明大吃一惊:我们正想偷袭郑国,郑国使臣怎么已经到了这里?孟明只好叫手下传郑使来见。
  弦高镇定自若地对孟明施礼,说:“敝国君主听说秦君派大军前来问罪,敝君知罪矣,特遣下臣远道相迎,并以肥牛十二头作犒师之资。现在敝国整治纲纪,以自检讨。”

弦高一席话,说得孟明心凉半截。孟见计谋败露,只好随机应变,强露笑容对弦高说:“郑君误会了,我军实是东巡走迷了路,才来到这里,与郑国没有干系。”弦高作揖谢过,留下牛儿作为对秦军的“犒赏”。
  秦军主帅孟明当真以为弦高就是郑国使者,便对大家说:“郑国已有准备,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攻灭了旁边的一个小国滑国后,便回师而去。
  
拒绝封官以诫国君
  就在弦高与秦国军队周旋时,弦高的好友蹇他悄悄赶回郑国,把秦国攻打郑国的消息飞报给郑国国君郑穆公,郑穆公紧急动员,在全国下达了戒严令。于是,郑国不仅避免了亡国之祸,而且还摆脱了依附秦国的地位。秦军就此退出了郑国。
  就这样,郑国依赖一个贩牛商人弦高的智慧,没有被亡国灭族,得以保存下来。后来,郑穆公准备赏赐弦高,弦高推辞道:“如果依靠欺骗就能够得到赏赐,那么,郑国的法令就难以推行。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信誉,就会败坏纲常,赏赐一个人却有损于国格,明智的君主是不会这样做的。”说完,弦高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和徒弟前往东夷,终身不再返回郑国。
  唐代诗人吴筠在《郑商人弦高》中写道:“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标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伸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大义商人警醒后世

  这就是两千年前的中国商人形象,当然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时代,那种“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夜浮粱买茶去”的世俗之风日盛,到了今天更演变成一种庸俗与恶俗之风,这实在是难以名状的悲哀了!
  好在,我们还有弦高这样伟大的商人先祖可以景仰和崇拜。在大义和私利面前,我们并不乏大义凛然的大商人,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义无反顾并且智勇双全的选择。
  在近代史上,中国最大的商人张謇说:“要知人在一方,事业在一方,则其地之实业、教育、慈善皆吾责也。如是乃合共和之民。”张謇经商发的财,都捐献到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上了。20余年,张謇为了教育、慈善、公益事业,用去250多万银元,为了这些事业,个人负债60多万银元。
  我们还有现代的陈嘉庚,他在抗战时的大力捐赠成为一股强大的救国力量,他还大声疾呼:“念欲尽国民一份子之天职,以一平凡侨商,自审除多少资财外,绝无何项才能可以牺牲。”
  今年,福建商人蔡铭超在法国拍卖行拍卖中国圆明园兽首事件中,面对某些外国人对中国国耻的再度践踏,毅然采取竞拍成功不付款的非常之举,也很有弦高的智慧余韵,我想,当时蔡先生的心中一定回荡着强大的民族足音。
当历史的隧道穿越漫长的时空,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商人们真要扪心自问:在赢利之外,我们是否还要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