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干木:守道不仕君子儒


blueski推荐 [2009-11-30]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谷良
 

 

  在《上古先秦歌谣》中,有一首歌谣,其中写道:“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
  段干木,姓段干,名木。战国初年魏国名士。师子夏,友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由于他们三人都出身儒门,又先后成为魏文侯的老师,故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
  皇甫谧评价说段干木“有文有行”、“怀君子之道”,是一种十分中肯的评价。在动荡的战国年代,青年才俊都离不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段干木的选择可谓独树一帜,拔于流俗。

  身为巨商,却拜子夏为师

  经商在战国年代绝非士人所屑之事业,但段干木一边修学,一边做起了生意。他来到商业空前繁荣的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由于连年战争,北方的马匹运不过来,他同朋友做起了马匹生意,后来干脆专门做起了经纪人。由于他精于商道,擅长沟通,在商界大有名气,成为当时一位影响很大的巨商。
  其实,对于段干木来说,经商只是他学道的一种入世路径,他的真正志向还是获得人生的大智慧大圆满,年轻时的商战经验只是让他更加看透世事名利的无常无用。于是,段干木选择了向孔子的弟子子夏学习儒学。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晋国温(今河南温县)人,是孔子最著名的72弟子之一,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和弟子论《诗经》时曾夸子夏:“能够阐明我学问的是卜商啊。”子夏曾对孔子表示,只愿做学问不愿做官,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段干木到了西河后,拜子夏为师,认真学习《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进步非常快,几年下来,他的学识德行大有长进,精通六艺,身怀经邦纬国之才。
  显然,段干木在子夏这里的学习,是他一生的重大转折,他在这里完成了自己思想和学问的一次升华,同时也坚定了个人的志向,就是彻底抛弃世俗的一切名利,专心求学问道。

  拒任丞相,却以威名震慑秦军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是一位很聪明有远见的好君主。魏文侯自国都安邑来到东部别都魏(今河北魏县),专程拜访子夏,请他做丞相。子夏年纪大了,双目失明,于是推荐了段干木。

魏文侯立即乘车到段干木隐居处拜访,听到这个消息,段干木从屋后跳过墙头跑了。魏文侯为了表达自己招贤纳士的诚意,干脆投巨资筑起了一座“礼贤台”,台上楼房奢华,金碧辉煌。他亲自乘车把段干木请到“礼贤台”拜他为师。后来,还请段干木到国都安邑,专门为他建起了公馆。每遇大事,魏文侯就到那里求教,让段干木坐在椅子上,自己则站在旁边恭恭敬敬地听,就是累了也不敢休息。
  魏文侯每次出门经过他的门前,都要抓住车上的扶手,一副随时准备下车的样子。仆人问:“你为什么这个样子?”魏文侯说:“段干木是贤人哪,他不追求权势和利益,身怀君子的品德,隐居在贫穷的小巷,却闻名千里之外,我哪能不对他恭恭敬敬呢?他以德行占先,寡人以权势占先;他富有的是道义,寡人富有的是财富;可是,权势不如德行贵重,财富不如道义高尚啊。”接着,魏文侯请他做丞相,又被拒绝了。不过,段干木为魏文侯的精诚所感动,就把自己的师兄弟推荐给了魏文侯,后来李悝做了魏丞相,吴起做了魏统帅,都为魏国强盛立下大功。
  据《淮南子》记载,有一年,秦国准备攻打魏国,司马庾对秦王说:“段干木闻名于诸侯,德高望重,主张正义,我们前去攻打魏国,不是有害正义吗?”慑于段干木威名,秦王居然罢兵休战。此事更使段干木名气大震诸侯,四方贤士纷纷投于魏文侯幕下,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一大强国。
  一个贤德智慧的高士,他的能量可以让一场战争偃旗息鼓,这就是段干木不可思议的内在力量。他一生“守道不仕”,“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他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帝王师,却拒绝成为帝王手下的丞相,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
  更有趣的是,这个世外高人一边过着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一边又重操旧业,做起马匹交易,当然这些生意更像一种“玩票”的性质。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段干木找到了一种绝妙的平衡。
  唐朝诗人吴筠在《高士咏》中写道:“干木布衣者,守道杜衡门。德光义且富,肯易王侯尊。魏主钦其贤,轼庐情亦敦。秦兵遂不举,高卧为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