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强齐(九)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真是压倒葫芦浮起瓢,山戎主力被齐桓公灭掉之后,北狄的蛮族又放肆起来。
  北狄(念“迪”)的活动区和山戎一样,都在河北省境,但相对靠南,进入河南境内,主要骚扰那里的卫国。
  卫虽然写起来笔划少,所辖地盘却了不得,是中原北部第一大国,现任国君叫“卫懿公”。卫懿公的“懿”(念“意”)这个谥好,说明他德行不错,但夸奖一个人德行不错往往等于说他能耐不足。卫懿公别的能耐没有,最喜欢养鹤,他是个自发的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所谓“卫懿公好鹤”。 
  在卫老爷子的地盘上,鹤都享了大福。鹤们绫罗绸缎,锦衣玉食,住的宾馆冬暖夏凉,活动场所明媚敞亮,泉流水清,比拟仙境。卫老爷子对鹤比他爷爷老色鬼卫宣公对美女宣姜都殷勤。(现金河南北部还有一个鹤壁市,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可见,这里真是有过鹤的。当年卫国的都城朝歌,就在今天的鹤壁市下辖的淇县。)
  鹤们在卫老爷子地盘上还都被封了官,食大夫俸禄,鹤们一出门,都乘“轩”。《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轩是当时一种带圆盖顶篷的车,只有大夫以上级别才可以坐。一般士人,都只好坐“敞篷车”。普通的车是直辕的,“轩”则是曲辕,曲辕的减震效果好,好像一个扣着的弓,人坐在上边,一颤一颤像坐花轿,即使在当时恶劣的土路上,也可避免把鹤肚子里的蛋给震碎。
     卫懿公成天忙活着伺候自己的鹤,大搞绿色环保。(当时他要申办希腊人的奥运会准成)。但缺乏动物保护意识的国人都不理解他,怨声戴道。特别卫懿公的爹卫惠公还犯有前科,是杀死急子、子寿而篡位的,这个账还一直没人跟他家算。所谓父债子偿,老百姓如今都等着看卫懿公的笑话。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660年,鲁庄公死后第二年。北狄异族发起侵略战役,举着打猎叉子从北面攻入卫境,使劲捣腾,老百姓被杀得鸡飞狗跳。卫懿公连忙从兵器库里取出衣甲戈矛,发给国人去驱除鞑虏。“国人”(城市平民)的主要职责就是“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所在城池是他们的特权。可是国人们都不肯响应,给谁戟谁也不接着,征兵工作落了空。国人们都跟卫懿公摆谱,说:“您还是派您的鹤出战吧,保证打退北狄。”
  卫懿公无计可施,连忙把鹤全部撒掉,可惜鹤们享受贯了,在宫廷内外,逡巡不去,被国人抓去下酒。卫懿公好说歹说,才凑足战斗人员。军士们一边吃着抓来的仙鹤,一边带着坏笑驶出国都,开往荥泽阻击来犯之敌。
  卫懿公为了讨好国人,就御驾亲征,其后他是不想留下来看国人幸灾乐祸的脸色。
  其实,对于兵无常形、战无常法的北狄散兵游勇,实施城镇保卫战比野战更能发挥中原兵的优势。所以,如果我是卫懿公,我就不出城去打,而是据城坚守。
  卫懿公帅领着这些三心二意的战车兵和尾随其后的步兵,对狡猾的敌人实施正面冲击。狄人诈败,急于求胜的卫懿公大乐,催动战车撒丫子穷追。这一追,又犯了兵家大忌。
  兵家者言,凡作战,胜势已成,则不可再进攻,再进攻也不可竭尽全力,竭其全力进攻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将导致队列的混乱,容易反被敌人所乘。特别是对于战车,优势全在于密集使用,以缓慢节奏为主,即使双方激战,战车也不要乱驰,步兵也不能乱跑,追击逃跑的敌人也不能逾越规定的行列。也不能追出太远,否则,都会导致战车的行列混乱。
  卫懿公撒丫子一乱追,战车仿佛千仞高岗的山涧秋水,一泻万丈,不可收拾,行列大乱。狄人的伏兵遂蹿出来反扑,把各自为战的战车分割包围,就像一群群猎狗撕咬着草原上笨大的角马。
  个别好心的部将劝卫懿公赶紧偃掉大旗,乘乱逃跑。一辈子积德行善(但主要针对动物)的卫懿公觉得自己不至于这么早死,偏不肯放倒大旗,还想号召三军。放倒国君车上的大旗,就意味着宣布士兵停止抵抗。于是狄人望见大旗,蜂涌而来,杀声动地,扑至近前,把老卫车上的御手和甲士用乱箭和长矛弄死,卫懿公不明不白地被狄人活捉了。狄人把他拉到旁边,捆好,活剥了皮,烤成肉串吃了。狄人有吃人的恶俗啊。吃了卫懿公的肉,长生不老。吃卫懿公肉的事,依据《吕氏春秋》等史书:“翟人至,及懿公于荧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只剩了个肝。
  

点击查看大图

  主力丧失殆尽,国君阵亡后被吃,消息传到卫国,老百姓来不及拍手称快就陷入巨大恐慌,有的主张弃城逃跑,有的主张誓死抵抗。朝堂上乱哄哄的,这就好像两千年后的明朝皇帝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刺蛮军俘虏,振得北京城一片鸡飞狗叫。
  最后,逃跑派占了上风,卫国人打开朝歌南门,拉着图书宝器,扶老携幼,往黄河岸上就跑。狄人的快速纵队一路掩杀,死者脑袋和大腿枕得满地,不论士大夫还是一般匹夫群众,家家都有葬事办,老百姓天天穿白衣裳。
  卫国遗民侥幸逃到漕邑后只剩七八百人。卫国大夫觉得手边可以奴役的群众太少了,就商量着多拖一些人下水。他们从共、滕两个小城,调来四千多人,陪着他们逃难。(以壮行色吧。)《左传》:“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
  国不可一日无主,难民队伍里的孤儿寡母就扶立公子申为君,不料,没过几天,公子申可能吃了受污染的食物,拉肚子而死了。卫国大夫就跑到齐国,请在齐国留学的公子毁回国主持政府。
  巴尔干北部地区乱成这样,卫国大夫把情况报告给齐国,整天搞妇女工作的齐桓公却居然没有时间过问,而是天天饮酒作乐。管仲于是进谏说:“戎狄是豺狼,诸夏是兄弟,这个老理不可忘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成语出处)。邢国危急,咱们义不容辞啊。”
  于是齐桓公命令兵车三百、甲士三千,护送公子毁,随军携带大量救济物资和药品,还携带了种牛种羊种鸡种狗以为繁殖(原来的猪羊狗都被难民们吃绝种了)。这只开往卫国的援军,还运载了建筑材料,用于临时搭建窝棚。
  公子毁到了臭气熏天的难民营里,即位为卫文公。一般谥号叫“文”的人,都脾气比较好,比如汉文帝。
  卫文公早起晚睡,吃素的、穿破的,问寒问暖,像个慰问团长,整天在难民堆里安抚群众,抱着老百姓的孩子合影。老百姓都称其贤。而此时的齐国军队,则戍守在难民地周边。《左传》:“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曹在今河南滑县附件,属于卫地。
  卫文公还想找回有野鹤癖的卫懿公先生的尸体,但是沙场上只发现了他老人家剩下的一个肝(根据目击者报告,这的确是他老人家的肝,狄人不爱吃肝,所以才剩下的)。
  大夫“弘演”拿起卫懿公的肝,觉得卫懿公似乎不应该就剩这么个肝了,于是他剖开自己的肚子,把肝放进去,说:“快把我埋了吧,就算主公是全尸了。”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肝移植手术,受术者弘演几小时后死亡。《吕氏春秋》:“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曝’,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
  
  北狄人祸乱完卫国,吃得又饱又撑,就向北往回走,流窜到北边的邢国(今河北邢台)杀人放火。邢人抵挡不住,向国际宪兵齐国求助。
  齐桓公派出齐师,又邀请了宋、曹两国兵马,向邢国迅速开拔。联军走到距离邢国还有一百五十公里的时候,就不肯走了,管仲说:“现在北狄兵吃饱喝足,打仗不如开始勇猛了,所以邢国人估计还能抵抗一阵儿。这时候出兵相助,功德不大。不如等邢人战败溃散,北狄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出兵,就有必胜把握,而且恩德也就更大。”这可能跟给人看病是一个道理。
  联军各帅觉得有理,巴不得留着脑袋以后吃肉用,于是就在山东聊城地区按兵不动。事实上,虽然齐桓公号称国际宪兵,但它毕竟从百里弹丸小国刚刚有所发展,国力和军力都不足以组织大规模对狄战争。
  这可苦了邢国人,被围困两个月,子弹全部打光,也开城东逃。兵败如山倒,后边狄人一路追来。
  管仲看看是时候了,挥齐、宋、曹三国兵马接住邢侯。狄人强弩之未,畏惧诸侯联军,就放把大火,高高兴兴回北方老窝去了。
  邢国人一看家给烧了,就不想再回邢国了。他们请有钱的齐桓公给他们弄个新住处。齐桓公发动诸侯军队在山东聊城地区筑下新城一座,收容邢国难民。
  第二年,一直在草莽中生活的卫文公也来请求国际援助,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中等华丽的地方。齐桓公遂在河南濮阳(念仆)给他也修了个城,成为新的卫国国都。卫文公搬进新居,兴奋之余,做诗感谢,说:“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琚。”不知道为什么新家使他想到了木瓜。木瓜汁饭馆里可以点,这东西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啊。
  齐桓公存亡续绝,救卫、复邢,以及前面的救燕、存鲁,四件大功,从此天下诸侯,都对齐桓公服气得打紧了。齐功记入史册,光垂千载。
  不过卫、邢这对难兄难弟,互相之间还掐,几十年后,卫国向河北扩张,把邢国吃到肚子里了。邢国从此不存在,只留下邢台这个地名。以及一万米第一的邢慧娜的这个姓,她老家离邢国位置不远。卫国的命则还挺长,最后一直挺到了秦国统一天下。后来,秦始皇死了,卫国还没有亡。(怪哉!)
  (注:卫国命长,原因是那里贤人多。前面有过“大义灭亲”的老干部石碏,现在又有“肝移植”的大夫弘演,后来又有孔老夫子所使劲夸奖的遽伯玉、史鱼、史狗等名流。没有贤人不行,贤人太多也不行,晋国就是贤人太多,联手欺主,最后把晋国瓜分了。看来,卫国贤人比例正合适,而且特忠。) 《史记》:“秦二世元年,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卫绝祀。”卫国命数长,是因为在战国时代一直与秦连横。在秦统一战争中,他们坚定不移地跟秦国搞连横政策,得到秦人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