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新贵(五)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箭这东西,全世界都在用,属它古老。据说远古的人们看到乌鸦歇在柘树上,把树枝深深地压弯了。当乌鸦起飞时,树枝猛地弹起来,打得乌鸦直叫。人们因此发明了弓,取名为“乌号之弓”。此据《吴越春秋》。
  最初的弓是用来发射弹丸的,后来把矛做小,安装上去发射,就是箭。
  春秋时代的箭,箭头已经不再是石材磨制的了,而是青铜质地的。箭头的形状,也已经由扁平体开始鼓起了棱角,成了三棱体,射在人身上,便于更快更多地放血。箭头尾巴还长出了倒钩,射上去,再拔下来,带出好大一块瘦肉。弓的制作也复杂多了,弓体用四层竹片叠合而成,外缠胶质薄片,再用蚕丝绕紧,表面涂漆,上等的弓拉力在120斤,力气特别大的牛人,能拉动300斤的强弓。
  为了对付这样的弓箭,人们就身穿皮甲,脑戴头盔,把自己弄得像个微缩碉堡。
  从出土物上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头盔,形状一般像一个扣着的铜钟,顶子部分隆起得比现代头盔高,那是为了容纳古人的大发髻。头盔上部还浇铸成各种兽面形状,用来吓敌人一跳。头盔外表面经过打磨,比较光滑,可以卸掉敌人兵器的打击力量。但里面粗糙不平。因此,要先裹上头巾再戴盔,以免蹭掉头皮。这样的话,一个头盔的份量就很不轻。顶着这样笨大的头盔走路,相当于顶着一个西瓜,远比现代的军人头盔沉。但是,春秋时代,人身高比现代人高,男子平均一米八零,身大力不亏,所以能够顶着西瓜打仗。(但是在现实中,秦始皇兵马俑里的士兵,都不戴头盔,说明打起仗来,还是宁可冒着一定危险也要光着脑袋奔跑——轻松啊。) 
  头盔顶上还有一个插座,可以在上面插野鸡的羽毛,将军级别越高,羽毛越长,为了在战场上突出自己的指挥地位和可见度。如果级别高到元帅,估计就像戏台上杨宗保那样插两条雉鸡翎啦!呵呵。
  头盔的左右耳向下加长,垂着保着两颊,很眼睛鼻子都是露着的。楚文王可能就是站太高了,箭从下往上射,正中他的腮帮子。这也说明他不顾危险,亲自从高处指挥战斗。将军指挥,必须站在高处,让所有人都看得见。
  和得了心脏病的老爹一样,腮帮子缺了一块肉的楚文王马革裹尸而还,抵达郢都,百姓含泣。传达室的鬻拳说:“我两次冒犯国王,罪不容诛,我跟大王一起去了。”说完,就抹了脖子。
  公元前675年的江陵城,人们的眼睛湿漉漉的。
    楚文王和桃花夫人生下的、不到七岁的熊艰,继位。
    桃花夫人一共生下两个孩子。即便在这悲哀时刻,两个孩子又互相残杀起来。准确地说,是楚国的元老、贵族,攥着这俩孩子,当牌,玩开了对抗游戏。攥着大孩子的那一派,在大孩子继承君位以后,琢磨着杀死二孩子(弟弟熊恽),以便让大孩子坐稳江山。攥着二孩子的那一派听到风声,裹了小主子赶紧逃到附庸随国,避风头。三年后,在随国避风头的一派,借助随师袭击了政府军,杀死老大,使不到九岁的二孩子熊恽登上楚国权力颠峰,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成王。(咱九岁的时候都干吗去了?)
  不过,时年九岁的楚成王,虽然号称大王,却并不享福,仍然不过是一些元老贵族手里的牌。他的贵族叔叔“令尹子元”,把持着朝政。九岁的小孩楚成王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一般来讲,叔叔有经验,年纪长,曾立功,死党多。而刚刚继位的小君王则没有党羽。当叔的还会觉得,天天给侄子下拜,面子上不好看。所以,叔叔抢侄子王位的,例子就太多了,近的有前辈楚武王杀侄而立,远的如明朝朱棣攻灭建文皇帝,连西方的哈姆雷特也是被叔叔Claudius欺负了。
  令尹子元觉得自己这么一副好腰,要下拜也不能拜楚成王,要拜就拜嫂子桃花夫人的石榴裙,面子就大极了。
   当初,桃花夫人被楚文王从河南息国掳来当夫人,楚文王死后开始守寡,迄今十年了。美丽失去了树枝的滋养,只能变成瓶子里东倒西歪的插花。每当西风卷起珠帘,桃花夫人都感到寂寞的孤寒。令尹子元眼红心痒。
  孔雀为了泡女孔雀而卖弄自己漂亮的羽毛,眼红心痒的令尹子元,在桃花夫人的宫院外搭台唱戏,想用司马相如那种办法勾桃花夫人的魂儿。楚国还有一个中国第一的项目就是音乐艺术,楚国巫风炽热,所以全国上下迷恋乐舞。估计搞对象都跟苗族傣族似的,要对歌。
  正在守寡的桃花夫人听了半天令尹子元在宫墙外的独唱,自己因为不是当地人,她就拿老家河南豫剧的梆子调对唱:“熊大叔讲话理耶太矮偏,谁说女雨子水哎性杨花,俺劳(老)公娶我,派地噫是饼硬(兵)车哦~~,挥唉戈屋(舞)盾打了我息国。息侯他屋(无)道自取斯(死)呀,小呕女子卧(我)来到楚国。如今俺劳(老)公他做了死归(鬼)阿,门庭冷落俺地鞍马稀,熊大叔有能耐也去灭灭谁地国,好叫咱——未亡人,开开眼,开开眼哎——开开哎眼嗳嗳——。” 《左传》记载:“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跳舞)。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这里,桃花夫人并没有唱戏,而是说话。唱戏属于潇水的搞笑,特此指出。
   令尹子元一听,这歌里还带着讽刺呢,满面羞愧,说,不就灭灭谁的国吗,小K丝。公元前666年,令尹子元点齐兵马,出动六百乘(哇,好多车耶!),为了一生追求的女人,往河南郑国杀过去了,表现一下自己发达的胸大肌。六百乘兵车,这在当时算得上一支罕见的大军了,这可能是楚国所有的兵车了!《左传》:“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子元这么折腾,唯一意图是向桃花夫人显示自己不失为一位元戎。
     事出突然,郑人毫无准备,子元一直突破到郑国都城正面郊区,又从外郭城门冲到内城门外,经过一个农贸市场门口,没有遇上任何抵抗。够让桃花夫人开开眼的了。(当时城池已有内外城郭,两重城墙了,外面是一大圈,里面是一小圈,二者之间的区域,是老百姓居住区,叫作“郭城”,房子矮破——南郭先生大约就住在这里。里边一小圈,围起一个小城,叫作内城,面积占到总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国君一族的办公居住区,富庶奢华,里面还有祖庙、社庙等等宏伟建筑。)郑国公族被堵在自己的内城里,议论着怎么逃跑,连内城门都忘了关了。
     令尹子元领着楚军,看见内城门洞开,悬门也高高提起,反倒犹豫了,不知该不该钻进去,怕被来个瓮中捉鳖。他们在洞开的城门外,徘徊了半天,不敢进去——《三国演义》写“空城计”,是从这里学的吧。
  最后,子元想同身边的楚大夫们商议几句,又怕“埋伏”在附近的郑国人听明白,于是不敢说夏言,只是说楚言——既会说楚国话,又兼通华夏话这是当时楚国贵族的一个优越条件——子元对大夫说:I think this door is dangerous.
  大夫说:Yes, I think so!
  子元和大夫胡乱议论了半天,终于认定城内有伏兵,命令全军退出城外安营。此事记录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悬门不发,楚言而出”。当时城门有可推开关上的两大扇,再往里,又有一个可以上下起落的闸门,用于当城门攻破后截断敌人。故而可以“悬”起来。
  战场机会,稍纵即逝。东方的霸主齐桓公,此时已长成青春期的大恐龙,看见郑国受攻击,焉有坐视不管之理。谍报显示,齐、鲁、宋三国援军已经咯咯吱吱赶着木轮马车向这边开来了。楚国攻城良机彻底失去,子元害怕腹背受敌夹击,干脆连夜不声不响逃走。齐桓公为什么要来帮助郑国呢。这就跟美国现在要当世界宪兵一样,也常常帮助某国实施防御。齐桓公如果听任楚国占领郑国的话,楚的势力就是更加强大,最终会损害乃至取代齐的霸权地位,所以齐桓公的干预楚人攻郑,属于为其本国国家安全和霸位持久考虑的必然举措。这就好比美国要干预台海安全,也是要通过限制中国大陆而最终为美国考虑的。
  龟缩在内城的郑国领导干部正忙着和老婆孩子卷行李,闹哄着要往桐丘逃跑,忽然听说楚国人跑了。大家都不相信,探头探脑上城了望,看见楚军的营幕上落着好些黑老鸹,哇哇乱叫。好呵,楚营空了,阎王爷真跑了。老鸹都飞来了!肯定营里没人了。
  郑国领导们一下子都成了民族英雄,放下行李忙着开表彰大会。 
  白辛苦了一趟的令尹子元从郑国回来,不但没灭灭“谁的国”,连个取盟都没有,两手空空,十分懊丧。这只孔雀也不来文雅的了,干脆学习贼鹰,以串门名义找嫂子桃花夫人玩,进了王宫就一屁股住下,不出去了,还派私人部队把后宫“保护”起来。桃花夫人没办法,被保护了,只好对付着跟他睡了几宿(关于这个细节,史书上说得闪烁其辞,总之,中国版的Claudius和Gertrude好起来了。)《左传》:子元“处王宫”,我们推测可知,桃花夫人跟他睡觉了。由于前文桃花夫人曾经讽刺他,推测可知桃花夫人的就范是被迫的。
  大夫“斗射师”看见子元不出来了,觉得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遂进宫劝谏,被子元关进站笼里,脖子上枷,让他以站立法减肥。据《左传》:“子元处王宫,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 
  斗射师的儿子们听说老爹在宫里被迫减肥,气得直哭。斗廉、斗班就组成敢死队,倾其私人武装打进宫里救父亲。
    令尹子元好几天来元气消耗过多,被孝子们逼得节节后退,卫兵给打散了,子元拎着裙子在宫里乱跑,给斗班追上刺了个穿心凉。
     心腹大患子元死就这么风流地死掉了,他的侄子——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楚成王,这才真正掌握大权。为了感谢老斗家的,楚成王就任命“斗谷于菟”做楚国令尹,补子元的缺。“尹”字在甲骨文中与“父”字近形,令尹一官可见非同小可。
     这个新令尹有着别致的出身。他的爹斗伯比和表妹互相闹着玩,结果把他生下来了。本来没打算要他,既然他来了,就只好把他扔了。结果被老虎叨去收养,养大以后,他又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机会被拣了回来。
     他的名字“斗谷于菟”,用楚国话说是“乳于虎”。这说明动物在两千年前比人类更富于远见卓识。就在大约同一时期,意大利南部的一只母狼,也哺育了两个弃婴,弃婴长大后成为古罗马人的祖先。
     吃老虎奶长大的谷于菟做了令尹以后,就给自己起了个字,字子文,比老虎雅致多了(就像进了外企要换个英文名John什么的)。这个字子文的令尹子文,特别有忠心,他认识到:没有大家哪又小家,大河水满小河才能不干。于是他主动把自己家的封地还给公室。别人也甭想光看笑话,令尹子文侵削诸大夫封邑,交还给楚成王,壮大楚王室力量,强化成王的权威和财富。楚成王这才成为真正的老大,感觉到了当王的快活。这就是子文“毁家纾国难”的故事。
     楚成王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抚慰民众,广结民心,还给一个强迫症患者平了反。这人名叫卞和(“卞”念变),卞和从前拣到了一块石头,献给了楚武王,大约是想拍马屁。结果楚武王说那是石头,你骗寡人,寡人砍你一条脚吧,以严肃法纪。到楚文王时期卞和还不长记性,又来献宝,又被砍掉一只脚。
     现在楚成王当政,卞和坐着担架又来了,又献上了石头。楚成王为了体现爱民之心,剖开一看,喊说:“耶!居然真是美玉兮!”也不知真是假是,总之这就是那块著名的“和氏璧”了。楚成王于是重赏卞和,给卞和平反,封他为“阳陵侯”。卞和苦笑一下,坐着担架,不就而去。
     (楚成王奖励卞和,实际是奖励卞和身上的“忠君”思想,鼓励人们以后有好东西都献给大王,把头颅和热血也献给大王。在对待卞和的态度上,楚成王比上两代大王都高明。)
                        
     楚成王的对外政策,也并不嚣张,而是扮演笑面虎,和诸侯套近乎,修正自己的蛮夷形象。他娶了卫国的夫人,又把妹妹嫁到郑国,稳住了“巴尔干”地区最牛的两国。他还派使者给周天子纳贡。老周十分高兴,好久没人登自己的门坎了,就赐给楚成王牛肉干(比齐桓公更早享受这个待遇)。周天子说:“老实呆在你们老家啊,镇压蛮夷叛乱啊,不要进兵中原啊。”
     楚成王听了周天子的三啊讲话,获得局部地区维和特权,遂以此为借口在南方大肆扩张,他以江陵郢都为核心,吃着武昌鱼喝着长江水,没完没了地兼并没完没了地“打吃”,把周邻小国都划拉进自己版图,数量达到十个以上。
     楚成王在江汉吃饱以后,成王大权在握,子文忠心辅佐,楚国上下齐心,修明国政,争霸之志上冲斗牛,频频出兵窥伺中原。中原人物闻风皆栗,纷纷传说:坏了,楚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时候,中原大恐龙齐桓公北伐山戎,救邢存卫,声誉雀起,威名传至荆楚,楚成王心里很不快乐。
     公元前659年,为政十三年,对中原装了十三年笑面虎的楚成王再也等不及了。楚国的好战分子群起叫嚣,楚成王当即拍板,动员全国兵马,挥师大举北伐,前锋直犯“巴尔干”最居中的郑国,郑国被楚国钢牙咬得嗷嗷直叫;明年,楚成王再伐郑;又明年,复伐郑。楚师连续三年直捣中原腹地,郑国危如累卵。中原诸侯奔走呼告,天下无不惊恐侧目。中原土地(河南省),物阜民丰,人口密度大,财富也集中,土地开发的基础好,中原十里的土地顶楚国一百里。楚成王向中原扩张事出必然。
     中原霸主齐桓公大惊,天下兴亡,舍我其谁。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挥动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千里兴兵击蔡。蔡国崩溃,八国联军乘胜蹈入河南楚境。楚成王不愁你们来,挥动全境武装,实施快速反应,像一摊铁屑被磁针激活,湖北境内全楚各地驻兵,纷纷校准矛头,指向北境的来犯之敌。齐桓公没有纵深击破楚境的自信,就和楚成王派来的快嘴子外交官屈完先生在境上谈判。双方互相找到了台阶,召陵会盟取平而归,联军撤退,南北争霸战序幕揭开。这就是前文已述的“召陵之盟”。
  两年后,楚成王再次北上伐许(河南许昌),中原诸侯不能救,许国领导人把自己倒剪二臂捆了,嘴里含着宝玉,表示自己是个死人,死人含玉。后面跟着一辆棺材车,众大夫麻衣丧服护随,出城投降。六年后,楚成王二十四年,楚灭黄。两年后,灭英,灭弦,灭蓼,灭樊,灭夔。
  

点击查看大图

  楚成王二十七年,楚败徐国于娄林,齐国营救无效。徐国在淮河中游江苏泗阳一带,是东夷里最强国。楚成王从淮河进取中游,从中游压袭下游,吞吃东夷诸国,速度之快出乎中原诸侯意料。从西向东,祖国腰腹一线的江汉淮河的广大土地,都挂起了楚国的凤旗。齐国这回不敢儿戏了,再次纠合八国联合部队,正式跟楚国交兵。一场鏖战,八国兵马被楚人打散,楚人驰入中原,无国可以抗衡。同年,齐国名相管仲去世(再活几年怕就要威名扫地了),齐国人亡政息,天下唯楚为大。
  楚成王的国际声威达到辉煌顶峰!他踌躇满志,登上郢城城楼,极目四望,长江浩瀚汤汤,苍穹之下,四合之内,万里黄沙,再没有他的敌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