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莫及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围宋。宋向它的“老大”——晋国人求救。晋国新败之余不能相救,只好创造了一个“鞭长莫及”的成语来解释自己的无动于衷。
  晋国大夫伯宗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意思是势力再大,也有达不到的地方。宋国离得太远了,我们的远征军帮不上忙,还是算了吧。这就是“鞭长莫及”一词的出处。
  但是,晋景公逞能,为了面子,还是想去救宋国。伯宗劝他耐心些,伯宗说:“上天和自然界有这么个规律,川泽这么秀美的地方,也会含纳着污染物;山林里边也隐藏着非典病毒;美玉宝石里边隐匿着瑕疵。作为国君,忍辱负重,是符合天道规则的。您就这样再忍几年吧。”——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这也是“藏污纳诟”一词的出处。但这个词尚不是贬义的,它是含有道家思想的,意思是像美玉、川泽忍受污垢、瑕疵那样,学会在不顺利时忍辱负重。
  所以才会有那么一句话:“吴越乃报仇雪恨之乡,非藏污纳诟之所”(鲁迅语),藏污纳诟是隐忍装孙子的意思,故而和报仇雪恨对讲。是到了今天,它才变成了包庇窝藏坏分子的意思。这其实并不是他的本义。后人望文而生义,竟将错就错地把这个词的意思改了。它道家的含义竟也没了。
  伯宗这个人很了不起,一席话发明了两个成语。由于他太聪明了,他的晋国同僚们后来只好害死了他。他的后人跑到楚国去,他的孙子的儿子就是伯嚭。(夫差驾下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