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吞吴(六)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接下来的几年里,吴王也并不只是光泡妞不干正事,相反,他很busy。
  夫差打败越国后,安定了后方,获得越国的经济支持,然后积极向北扩展,一路争霸,第一个打击目标是陈国。陈国是吴国从东南方向进入巴尔干的必经之路。当年,吴王阖庐当年五战攻楚的时候,从楚西北进军,未获得该地区的陈国相助,后者又以“有病”为名,拒绝出访吴国,吴怒。夫差于是一再攻打陈国,获得三个城邑而去。楚国恐惧,担心阖庐破郢的噩梦再次重演,楚昭王亲自发兵襄助陈国。但他不来还好,一来却病死军中了。楚军裹尸撤退,吴兵亦退。(这个时候,孔子被迫从政府辞职,正也周游列国,呆在陈国,但是什么忙都没帮上,只是跟陈国司寇讨论鲁昭公如何称呼自己的小媳妇。)
  蔡国(蔡昭侯)当初帮助吴王阖庐,也没得好,因为楚国随后来打他,进行抱复,蔡国被攻破,投降,然后又反水,终于是不堪其扰,只得投奔吴国,把国都和先君的坟墓迁至州来(今安徽凤台,离吴国近了)。蔡昭侯入吴访问,他手下的“反对搬迁派”担心又要搬家了,急了,拿箭射中蔡昭侯,蔡躲入民居而死(白狐狸皮裘不知在身上否)。蔡在40年后,被楚昭王的儿子所灭(这回是彻底的了,再没复国,成为楚国的一个县)。 
  西北向巴尔干地区发展告一段落,夫差第7年,公元前490年,齐国的“老不死蜥蜴”齐景公终于老死了,夫差又想往北挺进,探索一下山东半岛。
  吴军北上,抵达其南部的鲁国。鲁哀公非常重视,跑到山东枣庄地区接待吴人。吴太宰伯嚭故意难为鲁国,向鲁国强拉赞助——征取一百牢供礼(牛、羊、猪各一头为一牢。天子才十二牢)。鲁国人震惊,说:“从前我们给晋国的卿,才不过十一牢。怎么你们疯了?”
  “我们是王啊,按照《王制》,享受卿的十倍待遇啊。”
  “没这个道理的,周王制礼,天下最大的数,不过十二,一百是打哪儿来的啊?”
  吴国人不理会,闭上眼,鲁国惹不起,只好拿出300头牛、羊、猪打发吴人。
  吴人出来只是为了探探路子,如今拿了好处,也就回兵苏州。
  随后,鲁国攻打老仇家“邾国”,触怒吴国(因为邾国是吴国的小弟)。吴王夫差次年亲自率军攻打鲁国,攻下了武城、东阳,驻军泗水边上。
  鲁人向来勇士很多,半夜的时候,拉出700人的敢死队,比赛“原地负重跳高”,连续跳了三次,淘汰了三轮,挑出最优等的300人,要摸黑偷袭吴王。夫差恐惧,一宿换了三地方。据《左传》:“七百人····三踊····卒三百人” 
  但是鲁国勇士并没有出击,主要是不想把精锐死伤太多,并且国内投降派占了上风,嚷嚷着要请和。
  于是吴王夫差接受了鲁国的请和书,两国宣布结盟,罢兵开联欢会,喝酒。
  当时齐国在东方称雄,吴与鲁结盟以后,遂把共同的矛头指向齐国。(鲁国人跟齐国人,是世代的老冤家,这里结吴攻齐。)
  次年,吴国与鲁、邾、郯会合进攻齐国。
  齐国自从老国君死后,已经死掉一个小傀儡了,被势大的陈氏(田氏,田乞)杀掉,这个小傀儡就是当初齐景公衔着绳子学为他作牛的“孺子”。现在是第二个小傀儡齐悼公,被鲍氏的人因为私怨,又给杀了。
  吴国联军听到讣告以后,当即在城外改穿白衣服(当时的军装是黑衣服),哭了三天(流得全是鳄鱼的眼泪),表示对死去国君的礼仪。
  哭完接着,吴军由海上对齐作试探性的进攻,被打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海战记录,吴国远航至黄海海面攻击齐国,时间是公元前485年。
  吴鲁等联军,这次之所以无功而返,主要是被运输能力掣肘。吴人向北扩张,悬军千里,军需物资,不能完全依赖占领地区供应,而需要国内源源接济。此前一年,吴王夫差为了向北运兵运粮,开始凿通运河,使长江与淮水贯通,成为尔后军事运输的重要水道(即是古代有名的“邗沟”,从江苏中部的扬州(当时叫邗)到江苏北部淮安,全长150公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是后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江苏段的基础,成为我国东部平原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流淌2500年,滋养着东南儿女,繁荣起扬州在内一连串的城市,至今尤在使用)。
  夫差为配合倾举国之师北伐齐鲁,开凿邗沟运河,以开通北上粮道。越王勾践派文种带领一万人工、百船粮食助吴开河,以坚定夫差北进的决心。伍子胥识破勾践的不良用心,再次进谏,说“吴越势不两立”。
  关于北上与齐国争锋,老头子伍子胥一直持反对意见。伍子胥认为越国是吴的心腹之患,齐国只是疥癣之疾,夫差搞反了它们的权重。齐国人有可能到江淮之间与我们争利吗?不可能。只能是越国,和我们同被三河包围,两者不能独存。我们夺取了越国土地,立刻就可以乘他们的船,吃他们的大米。而北方人乘车服马,我们乘舟船,我们得到遥远的齐国土地,就像得到一块石田,长不出苗来的。”
  夫差想想也对,刚要再次征伐越国,越国使者跑来哀求:“吴王饶恕了我们国家的罪愆,好比给白骨生上了血肉。如今又要攻伐我们,好比种下的禾苗又砍掉,四方诸侯知道了,如何侍奉吴国啊。谚语说,狐狸埋下了它想储藏的野味,又不放心,再扒开来看看,翻来覆去,终于无成功。”
  伯嚭受到越王的重贿,极力迎合越方意愿,向吴王陈述伐齐可以使吴威镇四方,四夷宾服,诸候来朝,包括越国,全都摆平啦,一举两得。
  夫差于是作罢。正这时候,子贡(大圣人孔子最有出息的学生),也来添火加油,怂恿吴国攻齐了。缘由是这样的:
  齐国的相国田乞(陈氏),刚刚杀掉了原齐景公的继承人,改扶立了他喜欢的齐悼公,想独掌政权,但国内的四大家族“国、高、鲍、晏”实力依旧不弱,都不买他的帐,竟杀了齐悼公,立了齐简公。齐简公不太带劲田氏。田氏打算干掉齐简公。他们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于是采取“外放政策”,鼓励大伙向外侵略扩张,让大伙happy happy。于是齐兵大举伐鲁。
  孔老夫子这时候已经周游完了,回国了,听说之后,愤然而起,和门徒商量挽救国家的对策。子贡最善于辞令,前往齐、吴、越、晋等国游说。
  子贡展开外交活动,先找齐国田常(田乞的儿子,攻鲁军总司令)说话:“吴国的城墙很高,很厚,护城河又深又广,甲革坚固簇新,兵器锋利无敌,士兵经过严格挑选并且喂得很饱。我建议贵军去打吴国好了。”
  田常鼻子差点气歪:“您没吃错药吧,让我们找死去啊。”
  “目的就是找死啊。国、高、鲍、晏四大家族的战士,遭遇刚猛勇厉的吴国兵,不死也擒。那么,你的反对派不就力量削弱了吗?(借刀杀人啊!)。如果他们来打我们最没出息的鲁国,城薄池狭,大臣无用,国君鲁钝,必定大获全胜。那他们有了战功,您的国内的位置,还想好吗?”
  田常一听,拍案叫绝,“可是,我也没法无缘无故让他们改去打吴国啊,他们也不傻。” 
  “我让吴国来打您齐国不就可以了吗?哈哈。”
  于是,子贡南奔吴国,利用吴王夫差全力称霸的心理,鼓励吴王放弃伐越,转而攻齐,以与齐争雄天下,从而还获得解救鲁国的美名。否则,齐国一旦控制了鲁国,您再动手就晚了。
  这话搁谁一听都觉得有道理,但是吴王夫差担心背后的越国:“勾践苦心劳力,夜以继日,内修其政,外事诸侯,总想报复我。”(看来,夫差并不是糊涂虫,他是知道越国对自己并非忠信不移。当初不斩灭越国,是心存侥幸,以为对方可以塌塌实实当自己的附庸,而一旦随便越人什么时候造反,我都可以踏平他的鸡卵。同时夫差也是想为自己树立王者大度,学习齐桓公“服则舍之”,积累霸主的名誉。霸主都应该有一两个被自己恩威并施的小弟国啊。)
  而这位鲁国使者子贡先生,出于保存鲁国的考虑,极力怂恿吴国攻齐,以解去齐国对鲁国的威胁,而不要夫差先南下对付越王。子贡说:“您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是畏惧区区越国,是无勇,越国连鲁国的实力都没有,您怕什么呢?”
  夫差还是不敢放心北上,自己后方的越国这些年来虽然表现出俯首帖耳巴结自己的样子,但暗中活动并没有停止,并不能说后院安稳。
  子贡说:“为了打消您的顾虑,我这就去越国,让他出兵帮您,共同伐齐。”
  “那固然好。”
  OK,子贡来到越国。越国最蛮荒落后,因此它的国君勾践也最诚惶诚恐,亲自弓着腰,到郊外迎接子贡,又造访馆驿,向子贡虚心求教。
  子贡说:“你们要完蛋啦!”
  勾践一哆嗦:“啊?先生何出此言?”
  “你们时刻想着报复吴国,可是给人家看出来啦。你们暗中交接晋、齐、楚的事情,人家都知道。你们这还想好吗!”
  勾践汗流浃背,赶紧辟谣,先说当初自己多么愚昧,触犯吴国,导致吴国来打。又说吴王多么专横,杀伐我们的人民,鄙视我们的百姓。但是我对吴王那还是赤胆忠心,就象儿子对老子,弟弟对大哥,国家成为废墟,田里只剩荆棘,百姓成为鱼鳖王八,我们照样不惜重宝侍奉吴王。《吴越春秋》:越王再拜,曰:“昔者吴王······杀败吾民,鄙吾百姓,夷吾宗庙,国为墟棘,身为鱼鳖······” 
  子贡不听他胡说,告诉勾践,如今最好的办法,是拿出实际行动支援吴国,出人、出枪、出钱,帮助他攻打齐国,如果不胜,他的兵力将大大削弱;如果胜了,必然接着向晋进军。到那时,吴的精兵被消耗子齐,吴之重甲部队被困于晋,越国趁机灭吴,百无遗算。
  勾践惊叹,立刻避席而起(站起来不敢站在席子上),还是中原人敢想敢说啊,立刻赠子贡良马宝剑。子贡不受,临走说:“夫差这个人啊,贪图功名而不知厉害。”(一语道破)。
  勾践立刻派大夫文种前往吴国表忠心,派三千兵助战,并把越国镇国之室——屈庐之矛,步光之剑以及二十套祖传的犀甲,一齐献给吴王,一心一意鼓励吴国作军事冒险(以收渔人之利)。并且请示出兵日期。连普通吴国兵也都收到了越国人馈赠,军士们上下欢腾,喜气盈庭,纷纷要求出征。
  吴王夫差知道越国不会是诚心诚意的,但至少现在越国不会从后方捣乱。只要自己倾全国之兵北上的时候,越国不捣乱,等回来,也就不怕了。
  子贡还没够,又跑到晋国去,劝晋国保持中立状态,修兵休卒,充分准备,等待后面跟吴国争锋。
  唉,子贡是把吴国给害了,他的这次外出活动,起了“存鲁、乱齐、破吴、强晋”的重要作用,几乎影响了列国未来十年的发展大局。古来游说君王者,无出子贡之右者。(当然,孔子仍然看不上自贡,说他太入世,是“器皿”,而不是“思想家”。 子贡不以为意,口头上承认自己笨:“颜回闻一知十,我只闻一知二”。并不跟孔老头子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