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四)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张仪身上的鳞伤好了以后,怅惘地卷了行李和老婆,离开楚国,准备到秦国去,因为那里是外来打工者的天堂。秦国刚刚进行了商鞅变法,变法的结果就是建立了一套职业官僚体系,取代从前的贵族政治体系。市场上来的布衣,凭着能力和功劳进入政府成为职业官僚,取代了大量的世家贵族子弟。所谓布衣,就是像你我这样的人,像张仪这样的人。
  显然,去秦国,比呆在楚国更有前途。
  张仪半路上还遇上了一个贵人。东周洛阳城里一个大员外“昭文君”,觉得张仪气度不凡,就赞助他了一笔车马费。
  凭着这些钱,张仪进入了秦国,置办了像样的衣裳和名策(名策是写在竹简上的简历),求人推荐,接受了秦惠文君的面试。时间是商鞅死后第九年,公元前333年。
  

点击查看大图
张仪赶奔秦国

  秦惠文君(秦孝公的儿子,因为犯错误导致老师被割商鞅鼻子的那位爷——太子驷)问:“你从楚国来,知道楚国事,楚威王此人如何?”
  “楚威王作战威猛,可惜英雄命短,在位十一年,今年却死了。他儿子楚怀王继位,以我所知,此人全不足虑。魏国人趁着楚国新丧,想教训一下新继位的楚怀王,攻打楚国设在中原腹地的前沿要塞陉山。”
  “那我国该采取什么态度。”
  “去年,贵国大良造公孙衍刚刚歼灭了魏军西线主力,夺得西河诸多要塞,魏惠王被迫宣布放弃全部河西之地,但是一直拖着不肯全部交割。今年,贵国又兵跃黄河,取得河东三邑。我们不如以河东三邑占领区的部分兵力,士卒万人、战车百乘,资助魏人对楚作战。魏人信心激增,必然与楚国死战。我们趁他忙于南线作战,就可以图谋他的西河之地。”
    秦惠文君拊掌称善:“先生初到鄙国,一番高论,不同凡响,真是顿启懵愦啊!”于是任命张仪为客卿,相当于外籍顾问教练。
    张仪的上述计划完全得到印证实现之后,次年,张仪又和公子华跃过黄河天堑(L形黄河竖部分,秦晋大峡谷内,此段黄河由北向南流),围攻山西隰县,夺取之后,又还给了魏国人。
   张仪亲自跑去见魏惠王,说:“鄙国国君好心好意,把刚刚攻下的城池又还给你们。鄙国国君还把一个儿子送来了,留到您这儿当人质。鄙国议和诚意,昭示于天,顽石死木也会动心。你们要怎么办啊?” 此据《战国策、秦策一》:张仪谓秦王曰:“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本书后边内容多数据《战国策》、《史记》,不再一一指出。而据学者公认,《战国策》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信史。其实不合史实的篇章,作者皆未取。 当时的士人还没有爱国主义观念,他们在诸侯各国四处找官作,就像现在的足球队员转会一样,常替外国踢球。所以,张仪为秦国效命,帮助秦国抢他老家魏国的西河之地,不好用现在“卖国求荣”这样的词来评判。另外,譬如惠施就是宋国人跑到魏国作相国。
     魏惠王从前强悍的时候,为了与山东诸侯争霸,把国都从山西安邑(今夏县)迁到中原的大梁(今开封),在河南省的腹心,虽然是个进取的举动,却落到了从前郑国的地位。身处四战之地的河南,使得他东与齐,南与楚,北与赵,西与秦,四面受敌。这个战略上的大败笔,导致魏惠王一年比一年烦,总挣扎着在内线打个没完,魏国四面遭受削割,就像阳光下的冰块日渐消融。
     东、南、北三个方向,魏惠王一贯与列邻胡乱用兵,国力大伤,武卒尽死。西边这个方向,则最惨,不但武卒尽死,还失去黄河以西之地(陕西省东缘)主要要塞,如今山西省也受到侵伐,使得它那马蹄形的版图,已经越来越不像马蹄了。
  此时,受张仪计策驱使,魏国向南与楚国鏖战,虽然魏胜,但兵力疲敝,秦兵趁机从西杀出,夺了隰县又还了隰县,软硬兼施,魏惠王兵疲畏惧秦人,只好破罐子破摔,为了保住山西省诸地,魏惠王同意,把陕西省东缘的“西河之地”的以北地区(叫做上地),即从今陕西延安到陕西榆次一线,合计十五个县,连同西河之地的首邑少梁,全部献给秦国。从此,魏国势力完全退出陕西。
  张仪高高兴兴拿着河西、上地地图,从中原西行一千里,回到秦国咸阳,秦惠文君大喜,立刻加封张仪。但是大良造这个最高头衔已经有人坐了(公孙衍),于是就模仿中原的样子,创造了一个“相邦”,作为文官最高职位,赏给了张仪。
  张仪入秦直到为相,前后不到两年,简直是坐着火箭上升。旁边的公孙衍看看自己官运好像不再亨通了,并且遭到张仪排挤,就挥一挥手,不带走大西北一块土坷垃地,离开了。他渡过黄河,回到祖国魏国。
  魏惠王没有计较公孙衍从前俘虏其西河大将龙贾,斩首八万的西河恶梦,让他和相国惠施一起辅佐自己。
  接着,张仪又挤兑走了秦惠文君驾下另一名外交部长级官员——陈轸。张仪对秦惠文君揭发陈轸说:
   “陈轸这个人我知道,他出使的时候,经常向楚国提供情报。现在,他甚至想投奔楚国,您快管管他吧。最好杀了他。”
  秦惠文君赶紧叫来问:“陈轸,你想跳槽到楚国去吗?”
  陈轸也是个知名辩士,说:“是啊,我是要去啊。这事不但张仪知道,路人皆知。”
  秦惠文君一愣:“怎么回事咯?”
  “请问,有这么一个人,他有俩媳妇。大媳妇被人调戏的时候,破口大骂;二媳妇被人勾引,一勾就上钩。结果,这人死了。那个调戏者,想娶这俩媳妇中的一个。请问,他会娶谁,大的还是小的?”
  “应该是娶大的。”
  “大的虽然骂过他,但大的忠贞,嫁给他,他也放心。我现在是您的臣子,却经常把您的情报泄漏到楚国去。我对您不忠。楚大王不傻,他的上国柱昭阳也很贤明,他们一定不会接收我去当臣子的,昭阳也不会愿意跟我共事的。您说是不是?他怎么会接收我跑到楚国去呢?我更怎么能指望着跳槽去他那里呢?”
  秦惠文君恍然大明白,从此善待陈轸而没有听张仪的。
  不过,过了些日子,陈轸看见张仪为相,日益腾达,自己与张仪交恶,再混下去也没什么戏了。干脆也卷铺盖走人!并且,陈轸果真也去了楚国,给楚怀王效力。(张仪乐了,预言果真对了。)
   潇水曰:张仪确实“无行”啊,挤跑了公孙衍,又挤跑了陈轸。不过,张仪排挤走公孙衍、陈轸,不能简单理解为钩心斗角。其实也很可能出于政见不合。譬如张仪一贯主张秦国与魏国联合,而陈轸却与楚关系密切,为秦楚联合而奔走,而魏楚又长期为敌。故只有赶走陈轸,才能保证秦国执行亲魏敌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