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死(八)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公元前287年,五国军队决意伐秦,浩浩荡荡开至成皋地区,作出发狠西向的样子。成皋就在洛阳以北,位于豫西走廊的出口处。
  所谓豫西走廊,如果你搞一张中国地形图就能看得出:从河南省中部往西,地势逐渐抬高,渐有进入黄土高坡的感觉,并且耸立起连绵不尽的熊耳山等山脉。黄河在这片群山高地中冲出一条走廊。走廊以北是山西的黄土高原,走廊以南是横向绵长的熊耳山、伏牛山群山。这条走廊成为中原进入陕西关中平原(秦国)的唯一通道,就叫做“豫西走廊”。走廊西端就是著名的秦国要塞函谷关;走廊东端就是成皋地区,著名的虎牢关就在这里(河南洛阳以北),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后来项羽、刘邦的长期鏖战,也是集结在成皋地区。控制了成皋,就控制了豫西走廊,可以行经走廊,直杀函谷关,趋奔秦国本土。
  五国军队开至成皋地区,守住走廊口,作出发狠西向的样子。走廊另一头——函谷关内的秦国人腿肚子开始抽筋,被迫屈服:不但不敢再干预齐人灭宋,而且还苦着脸“破财免灾”,把以前所占据的温(河南温县)、轵(河南济源地区)、高平(济源地区)归还魏国(伊阙大战后丧失给秦人的),同时也将侵占赵国的两个地方归还赵国。秦国遭受了不大不小的一次挫折。苏秦也因此盛名如雷——不但燕国已经给了苏秦“上卿”爵位、“武安君”封号、相国职务,而且齐国和赵国也封苏秦为武安君,爵位上卿,因为他成功促成了五国合纵攻秦,并且为列国谋到了实实在在的土地收益。这就是后世所讹传的“苏秦掌六国相印”的故事,其实最多是两个相印(燕和齐的),再加上三个“武安君”封号。那也不少了。
  所谓“武安君”,就是一种封君,意思是“以武力安抚天下”。此据《战国纵横家书》第四章、第十七章,以及学者杨宽的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我们看得出来,苏秦所成功组织的这次五国合纵攻秦,不是《史记》上描述的那样,为了六国的生存,是免于被秦人各个击破而采取的积极联合自救活动。非也!其实,当时的秦国力量还达不到一统天下的火候,五国合纵的目的,是驱狼吞虎,打击秦人,使秦兵无暇干涉齐湣王灭宋,以便齐国在宋国的餐桌上开饭。五十年代,毛泽东曾经炮击金门,但打了一会就停止了。据说炮击金门只是有限行动,转移台湾国民党当局和美国人的注意力,目的则是使解放军趁机收复了浙江沿海诸岛如江山岛。
  深层里,苏秦则隐含着更大的阴谋:由齐国主倡五国攻秦,可以使齐秦关系极度激化,把齐秦关系推到万劫不复的深渊,齐要吞宋,老秦原本就不乐意,现在齐还带头打秦,秦更憎恨齐国了。最终可以吸引秦人在适当时候参加攻齐联军,从而最终实现“弱齐强燕”的根本目的。(单靠燕国的力气,宁是齐国变成八十岁的乌获,也是打不倒他的,必须有老秦参与)。
  这里苏秦就和齐湣王发生了意见冲突。在老齐的脑子中,是明为攻秦,实为恫吓,主要心思在于取宋。所以,当五国大兵囤积成皋,老齐就虚晃一枪,调拨主力杀奔他可爱的宋国去了。而苏秦则是希望齐兵深入攻秦的,使齐秦关系刻骨激化,达到万劫不复的程度才好。所以苏秦想来非常着急,从魏国大梁(开封)写信拉齐湣王回来,他说:“现在五国攻秦之兵刚刚聚合,您却大举攻宋,天下之兵看见了,也不傻了,也都跑去与您抢攻宋国,那岂不糟糕。” 据《战国纵横家书》:谓齐王(写给齐王的信):“···天下之兵皆去秦而与齐争宋地,此其为祸不难矣。” 
  但是,这封信似乎没有奏效,齐湣王叫苏秦“你给我顶住!”他要苏秦呆在三晋那里给我组织攻秦,必要的话,可以给孟尝君一些好处。让他们死心塌地攻秦,不要跑过来跟我抢宋。
  苏秦无奈,只好约束成皋的五国之兵,去跟秦人寻战。这五国中依旧有部分齐兵,与秦国打起来的话,还是可以离间齐秦的。但是,苏秦生怕孟尝君(魏国相国)坐不住了,也离开成皋,转身跑去抢宋国。(注:孟尝君是从齐国政变失败,罢相出走以后,到了魏国当相国的。) 魏国在中原中部,东边与宋接壤,魏国一直也想去宋国那里抢庄稼地。如果魏相孟尝君离开成皋,改杀奔宋国去了,那样的话,合纵攻秦的事就泡汤了,苏秦离间齐、秦关系的目的,也就达不到了。于是苏秦再次写信请求齐湣王给孟尝君好处,他说:“五国攻秦,一旦失败,赵、魏、韩三国就会争相投奔秦国,到时候三晋与秦合一,您还怎么灭宋啊。所以必须稳住三晋,您说的给孟尝君好处,这个主意我甚赞同。请您以宋国城邑平陵来收买孟尝君。答应您打下宋国的平陵以后,给他平陵,以勉力他在这里安心攻秦。三晋和燕国为您攻秦,以便于您收宋。” 出处同上。
  当时,正有一些舆论劝说齐湣王不要收买孟尝君。舆论说,一旦三晋(指赵魏韩)攻秦成功,三晋地位随之崛起,就凌驾于齐国之上。三晋就会骄横于齐国,甚至发生变乱,跑去与齐国争夺宋国。
  苏秦生怕这种论调影响齐湣王鼓舞三晋努力攻秦的原有计划,于是在信中反复批驳这一观点说:“三晋攻秦,还来不及有什么成果,而您已经攻下宋国,并安定了那里的百姓,所以没什么好怕的。再加上我保着让燕国侍奉您,三晋必然无变。如果三晋有变(指背叛齐国),您可以改结好秦国,以切断三晋后路。三晋岂敢对您骄横呢?而且我在这里看着三晋,三晋有变,我一定会事先知道。三晋有变,您就结交燕国,联络楚国,以及西边的秦国,三晋必定会被打败。有我参与此事,三晋一定不敢背叛齐国。为防备不测,我已采取一百多种防范措施(牛啊!)。如果您坚信我,使齐燕关系牢稳,三晋就不可怕。 “我”是燕国的人,你坚信我,就等于表示愿与燕结好,所以说“使齐燕关系牢稳”。我不惜生命要干成这一番大业,并不只是为了您,也是为我自己。因为您照顾我,从不谋攻我所代表的燕国,我对燕王有了好交待了,所以我说也是为了我自己。一旦您成就霸王之业,我也名列三公(三个高级元老),我也有了自矜于世的资本,虽死不丑(死了也不难看,死了也光荣!)”苏秦最后几句可谓肺腑真情。于是,坚定了齐湣王支持三晋攻秦的既有打算。
  齐湣王批准了苏秦的要求,给孟尝君以宋国封邑,以此稳住孟尝君。孟尝君暂时不闹了,五国合纵之势既往如旧。
  潇水曰:齐湣王的意思是,见五国合纵攻秦之势已成,就不理三晋了,顾自埋头攻宋。三晋愿意散就散,不管我的事。但这样的话,苏秦离间齐秦关系的计划就落空了。所以苏秦极力劝齐湣王最好坚定支持三晋攻秦。终于,齐湣王堕其圈套,支持五国攻秦不变。齐秦关系继续恶化。苏秦松了一口大气。同时,从这封信中也看得出来,苏秦并不讳言自己是代表维护燕国利益的,所以他也不是百分百的现代意义上的间谍。他其实是公开宣布代表燕国利益赴齐工作的,是齐燕结盟得标志性措施。只不过燕国宣布与齐结盟,是暗藏了心机的。苏秦代表燕国利益入齐,在这一点上他并不欺骗齐国。他只是通过一系列分析,以理折服齐人,使齐国愿意跟着苏秦走,以为这样对齐燕都有好处(实际上则是弱齐强燕)。所以他不是那种完全隐瞒身份的特工、间谍,而是一种公开身份的纵横外交家。
  可是,刚把孟尝君稳住,三晋中的赵国权相李兑又动摇了,偷着打算跟秦人媾和。攻秦之事又出波折。于是苏秦赶紧又去说服李兑。
  李兑为什么要跟秦讲和呢?李兑是支持齐国吞宋的,因为齐国吞宋以后许诺给他“陶邑”作为封地。然而当李兑约束着赵人去攻秦,以便为齐国吞宋打掩护的时候,李兑又不想跟秦国把关系搞得太僵,于是暗里向秦国卖好,表明攻秦不是他李兑的意思,他是被胁迫从之的。
  李兑一这么干,韩、魏也急了,赶紧也偷着给秦人递话,说攻秦不是自己的本意。五国合纵攻秦之事,眼看又要泡汤了。
  苏秦可急坏了,你们不能散伙啊。我还指着你们攻秦来掩护老齐打宋国呢,而且你们必须努力攻秦才能彻底离间齐秦关系。赵等五国攻秦,为齐国拦住秦国,从而方便齐国在那边灭宋,齐灭宋以后,好进一步激化保宋的秦国与齐的关系,使齐秦关系恶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于是他赶紧跑去赵国见李兑,说:“您可别再私下捣乱了!天下(也就是三晋)如果纷纷散而事秦,结好秦国,秦国必然从函谷关里伸出脑袋,一路轻松地去阻止齐人灭宋。说不好,秦人会占据宋国。秦国相国魏冉,也是盯着宋国陶邑这块这块倒爷会聚、商品税天下第一的肥肉呢!是事实,后来魏冉确实占了陶邑。魏冉得了陶邑,还有您的份儿吗?现在齐国正在攻宋,您三晋只要再坚持一下,挡住秦国,不久攻下宋来,陶邑就是您的了!您哪怕得了陶邑,再跟秦人解释、讲和,也不晚啊!所以现在还是打秦国吧!” 此对话见《战国策》“五国伐秦无功”一篇。
  苏秦接着又开始吓唬(他知道李兑最怕吓唬),苏秦说,“如果你们三晋先散伙了,不帮齐国攻秦了,那齐国就会采取报复措施:恢复与秦人结好。齐秦结好,再次把秦国的代理人韩珉送到齐国为相。两边齐秦一联合,夹在中间的国家必然完蛋,就又是相约伐赵的老路。你们赵国不就完蛋了吗!我们现在五国攻齐,固然是替齐国吞宋而挡着秦人(这点意图苏秦一直没有向三晋隐瞒),更也是为了促使齐、秦打起来,以维护你们赵国的安全啊!”(哎呀,这国际局势,真是乱透了,不比现在的中东简单。)
  苏秦接着摇舌鼓动:“你们跟秦国讲和,秦国会有六种动向······”苏秦一口气分析了秦国的六种反应,有的是进攻齐国,有的是结好齐国,有的是进攻魏国,有的是结好魏国,有的是结好赵国,有的是恢复中山以牵制赵国,每种反应的最终结果都将以对赵国不利、李兑得不到陶邑而结束。苏秦纵横排比,气势滂沱,说得李兑直翻白眼,哪还有话了。于是五国攻秦之势依旧。
  苏秦刚才的这六个推论,每个都向下直推三四步不等,中间交互搀杂其它列国诸侯的反应,连种种行兵路线都预测分析了(瞧把苏秦累的),其推导的复杂和逻辑的蜿蜒,使得鄙人在这里没有信心把它说清楚,有机会还是去《战国策》看“五国伐秦无功”一篇自己揣摩吧。我们今天理解起来还这么消耗脑细胞,当初苏秦阐述起来,真不知道该如何!估计他一边用手指划着地图,一边口水都该浸湿了地图。李兑一定会连连说:“等一下,等一下,重新说,重新说!”
  就这样,苏秦一个人看着赵、魏、韩三国攻秦,实现着离间齐秦的目的,此外还要督促着心猿意马的老齐也来意思意思——凑份子打秦,在错综复杂的列国矛盾与战局中,真是够累啊。能不累吗!腰里那么多的金子,真不是容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