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死(十三)


编辑:桐风惊心 [2010-1-9]
出处:http://xiaoshui.gkong.com
作者:潇水
 

 秦人不干涉齐国灭宋,是暂时性的,目的是趁机占安邑。一旦安邑得到,秦人立刻翻脸,以讨伐齐人吞宋为号召,极力号召大举攻齐。齐国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宋的灭亡,彻底激化了秦与齐的关系。秦人从根本上来讲,是决不能容忍齐国安然吞下宋国而自壮的,两国关系随着宋的灭亡而到了冰炭不能互容的地步。)
  于是,公元前285年,齐吞宋的次年,秦国“先出声于天下”,叫嚣“有齐无秦,有秦无齐,必伐之,必亡之”,派大将蒙骜越境攻打齐国,打击齐人吞宋后自壮的势头。秦国经过多年修养,出手不凡,从士卒疲敝的齐国手里夺下九座城池。秦国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了,于是“以齐饵天下”,约请赵国协助攻占齐地,与赵惠文王协议合纵攻齐。
  齐国吞宋,严重威胁了邻近的赵国等中原国家的安全,而且齐赵关系,由于前一段时间苏秦的离间,已经破坏。所以赵国响应秦国号召,发赵兵攻取齐的灵丘(今山东高唐南)。齐湣王恐惧,派大将田章把章武(今河北沧州东北)献给赵国,并派遣“顺子”(不是唱歌的,是齐湣王的儿子)入赵作人质,向赵求和。赵惠文王打算接受,可秦国不同意,并加派秦军四万甲士,合军攻齐。
  秦赵联手,联翩出击,攻齐之势已成定局。齐国君臣危如燃眉,齐国重臣苏秦,有责任设法消解,于是苏秦上书赵惠文王,说服赵惠文王脱离赵秦联盟,不要为虎作伥。苏秦在信中说:“秦国的根本用心,不在于遥远的齐国,而在于吞占邻近的韩国,兼并韩国领域内的东周、西周两国小国。秦国先出声于天下,嚷嚷着要伐齐,是分散转移列国的注意力。等你们赵国和魏国跟齐国打起来了,秦人兵出函谷关,直取韩国,再侵魏国。农贸市场的早市还不及散掉功夫,秦人就顺势摸到你们赵国身后了,大祸及于赵国。你们还乐呵呵地去攻齐国呢,岂不可悲。当年,你们赵武灵王就是趁着齐国孟尝君长期伐楚的空挡,一举拿下了中山。秦国的阴谋也是趁你们与齐人胶着战斗,一举残破三晋。你们跟着秦国久伐齐国,我恐怕你们自己的灾祸就要来了。”
  接着,苏秦描述了秦国摸三晋(特别是赵国)后腰的可能的行军路线,使赵惠文王不得不起鸡皮疙瘩。接着,苏秦又从道义上讲话:“三年前(前288年),秦提议齐国东西并立称帝,以谋划攻占瓜分赵国。作战计划书和盟誓,都已经刻在盂盘之类的青铜器上了。后来齐国放弃结秦,向西出兵以禁强秦,迫使秦国恐惧,不但不敢谋赵,还归还了对赵的占领地,这是天下都明知的事实。如今你们不记念齐国的大德却随秦攻齐,臣恐怕未来列国,谁也不敢信任结好赵国了。我建议,齐国倾其社稷以结好赵国,天下必重赵国,一个时代的命运,就全可以握在您赵王手中了。请您三思!”
  尽管这封信讲的很有情理,却不能起什么作用。事实上,不但赵国没有退出随秦伐齐的阵营,到了次一年(公元前284年),合纵伐齐的诸侯国,从秦赵两个,激增为秦、赵、魏、韩、燕,五个。齐国的挽歌已经唱响。苏秦写的这一封信,动机很不好理解,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出于对齐国君王的敷衍,被迫写信阻止赵国。但是苏秦写的这封信,道理讲的很到位,又不像是敷衍。第二种理解,就是苏秦明晰东西两强并立对列弱的安全意义,所以在五国合纵攻齐上一直是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攻齐,从而弱齐强燕,保存燕国,一方面又写信劝止赵国参与协助攻齐。大约苏秦对齐湣王也是有感情的,对燕昭王也是有感恩心的(“求卿与封,不中意,王为臣有之两”——苏秦在从前求卿位和封君的时候,不顺利,燕昭王在这两方面双双给予了他,所以他说“臣举天下使臣之封不惭”,意思是要为燕昭王谋得天下),所以苏秦一方面希望强燕弱齐,另一方面又对齐湣王的霸业以及齐国东极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同情和理解,所以苏秦在帮助齐湣王扩张吞宋等事情上也积极出力。但是只要齐一考虑谋燕,或者齐与赵国结好,对燕不利,苏秦又会极力阻止破坏之。总之,在最后的五国合纵攻齐事发的时候,苏秦是矛盾的,而且客观上也作了尝试保存齐国的努力。这主要可能是因为苏秦不希望看见齐国东极被攻塌,秦国一极为大,这将是对天下诸侯弱国不利的客观局面。他在给赵惠文王的信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结论大约是:苏秦希望消弱齐国以存燕,但又不希望消弱齐国太多。<BR>   苏秦一直生活在一种矛盾中。
  这一年(公元前284年)初,燕昭王亲赴邯郸,会见赵惠文王,谋划联合攻齐之事,确定攻齐分工:燕国调动全国军队,以乐毅为燕国上将军,同秦将白起、赵将廉颇、韩将暴鸢(yuan)、魏将晋鄙等威震诸侯的名将,组成五国联军,击鼓直趋齐国。其中,乐毅是五国联军总统帅,下边还有“白疯子”白起,以及暴鸢——暴鸢也是曾追随孟尝君攻楚、伐秦的,算是久经战阵,再加上廉颇、晋鄙等人,真可谓名将荟萃,是亘古未有的豪华阵容。群星耀眼、气魄夺人,齐国哪能招架!
  五国伐齐,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潇水曰:这伐齐的五国,跟齐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深仇大恨。其中,秦与齐之间的恶,是苏秦一手促成的——苏秦先是通过促成以齐为首的五国合纵攻秦,“离”了齐秦之交,又创造外部环境让齐国从容灭宋,从而激化了一直不让齐国灭宋而把宋当作自己小弟的秦国与齐国之间的矛盾。
  赵与齐之间的怨,也是苏秦一手促成的——苏秦忽悠齐湣王自食其言,不给赵李兑封邑“大上海”以及“晃点”赵国,私下去结秦等。
  而燕与齐的怨,则是历史使然——齐国曾经灭燕。
  魏与齐的怨,则是地理使然——魏、齐两国是邻居,是凡邻居,关系没有好的,他俩之间为了吞宋而互相嫉妒、争抢。同时,魏相孟尝君一味要借助魏人力量报复祖国齐国,也是魏人出兵伐齐的重要原因。
  总之,五国伐齐之师,多是苏秦促成的。而苏秦这么做的根本目的,又是根本为了完成燕昭王“弱齐强燕”的最终使命。

  五国豪华阵容的联合大军,从西方浩浩荡荡进攻齐国来了。
  此时齐国,多年以来外战频频,战士徒靡消耗,国力大屈——先是孟尝君五年伐楚、三年攻秦,导致“士死于外,民残于内”,现在又三次伐宋,树敌诸侯,不得休息。孟尝君和苏秦两个人,就是这样前后一步一步地把齐国拖向火葬场的。齐的完蛋,主要就是因为这俩人的前后接连作梗。
  齐湣王指望济水这条天然屏障能保护自己。他动员齐国全部兵力,派“触子”为大将,“达子”为副将,迎击五国联合军于济西。此战役过程据《吕氏春秋》、《齐策六》,下边不再一一细注。
  触子打算凭河固守,而齐湣王急欲触子出战,派人威胁说:“如果不出战,寡人就歼灭你的宗族,剜了你的祖坟。”触子感到难办,竟然弃国运大局于不顾,消极出战。等双方发生激战,触子居然鸣金退却。于是五国联军猛扑上来,齐军主力被歼。触子乘坐一辆战车,独自逃亡,下落不明。
  副将达子收容齐国残兵败将,狼狈向国内退却。
  联军战胜于济西之后,都不欲深入齐境再战(主要是因为不怎么与齐国接壤,得地难守,而且不愿意跟齐国把关系搞得太僵)。惟独乐毅,自己率燕军,孤军渡过济水浮桥,向齐国内地进发,长驱直入,追击败兵。燕国大夫“剧辛”反对乐毅冒险,剧辛说:“齐大而燕小,依赖各国的协助打败齐军,已经是燕国的福气了。从燕国的长久利益考虑,应该赶快攻取齐燕边界地区,以扩展燕国领地。只求深入不占土地的作法,无损于齐,无益于燕,空使燕齐结下深怨,会后悔的。”
  乐毅说:“齐泯王夸耀自己的武功,遇事不与群臣商议,政令暴虐,百姓怨恨。如今我们乘齐泯王初战大败之际,深度进攻,齐人必乱,可一举占领齐国。如果失掉战机,待齐泯王发觉自己的错误,改恤下抚民,那就不好对付了。”遂带领燕军,孤自深入,对齐人穷追不舍。
  (乐毅谈的是战机战术问题,剧辛谈的是国际战略问题,我赞同剧辛。)
  乐毅一直抵达山东中部,逼近临淄地区。齐国败将达子,退守临淄以西的壁垒——“秦周”,企图保守临淄。
  达子要求多发赏金以鼓励士气,齐湣王不肯(可能也是更年期症状使然),结果一战又是大败,达子战死。乐毅大兵直趋临淄城下。所谓乐毅“率天下之兵,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就是这回事情。语出《战国策·燕策二·第十一章》。大战一,就是济西大战,小战再,就是秦周之战。秦周之战,是乐毅率燕人独立作战,燕人也算是战力不俗的啊。燕国人可能由于地处北方而身体蛮悍,张飞每每大叫:“燕人张飞是也”,可能燕人是个光荣彪悍的词,可以借之吓唬敌人。
  不过,在其他的史料上,《战国策·燕策二·第四章》。乐毅的武功就没有这么显赫。首先乐毅没有参加诸侯联军从西边发起的“济西大战”,而是独自带着燕军从北方而来。苏秦为了配合北边乐毅的进攻,劝说齐湣王把主力调往西边的济水防范诸侯联军,遂使齐国北方出现空档。接着,苏秦两次请令,带领齐兵北上抗燕,自然是出工不出力,故意被乐毅杀得两次大败,接连丧地,导引燕兵南下,直抵临淄。
  两种说法不知谁是谁非,如果是后一种说法成立的话,乐毅不过是因人成事,白拣了苏秦的功劳。
  不管是从西来,还是从北来,当燕军直抵临淄,兵临城下,城中已是一片慌乱,齐泯王等人,只想着逃跑了。苏秦登城一望,燕军的旗帜如林,戈矛耀眼生光,不由得心头阵阵高兴,多少年辛苦经营,在敌国的心脏里战斗,总算有了结果,报答了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为燕国复仇破齐,迎来了黎明。于是转身回到自己的府第,清理来往的密件,准备一火而焚之,然后溜之大吉。
  正这时候,齐湣王犹如从梦中惊醒,意识到五年以来,深受了苏秦的欺骗,搞得自己国破兵残。苏秦口口声声说是担保燕人忠于齐国,如今燕人就在城下叫嚣呢!齐湣王当下命令,把苏秦给我抓起来!
     苏秦被捕前的最后一刻,在做什么呢?也许他是忙着销毁与组织上往来的秘密信件,外面是临淄的夜幕,月亮奇怪地又大又圆,静静无声。信件烧了一会,外面就浇浇地下起雨来,落在石板路上,月亮也就不见了。
  

点击查看大图
 
逮捕苏秦

  
  刚刚是六月,雨水下落的姿式和声响,已刷刷沙沙的,如盛夏壮年的雨的味道了。
  外边突然闯进一大队警察,青铜兵器碰撞的声音夹杂着杂沓的脚步,压住了雨声。齐湣王的警察部队,端着王室宝剑,排门而入。
  苏秦一愣,端着竹简问:“请教警察先生这是何意?”
  “奉大王之命,收缴奸细!”
  火盆里正冒着青烟,人赃并获,还有什么说的。
  苏秦无奈,带上蹲监狱需要的衣服,又把给其他地下党同志看的花盆,顺手摆在窗台上,这才整理了一下头发,从容地走出了自己的家院。这些细节是作者想象,所以他前边说到“也许他是···”,特此声明。而前面的苏秦间谍生涯的记述,完全依照《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策》等,绝无虚构。
  后半夜,临淄的雨渐渐停了,月亮像一个逃犯一样,在雨水停后,又被抓回了夜空这个黑乎乎的拘留所。而这时候的苏秦,也住进了班房,距离生命最后一刻,只剩不足一个黎明了。
  
  次日,苏秦被押赴刑场。所谓刑场,也就是农贸市场,那里人最多,最适合教育群众。苏秦走到了临淄农贸市场的砧板上,躺下,等待车裂的酷刑,周边是看热闹的群众。苏秦以反间罪被车裂,见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被反间(罪)以死”,以及《战国策》:“(苏秦)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导致自己被)车裂于齐之市(市指农贸市场)”等书。
  久病初愈的北方天气,涤浣肺腑的人生激动,这一切都要失去啦。
  苏秦抬眼怅惘,天空上正有一群大雁结队北归。大雁就要回归自己的故乡。大雁的呼唳,唤不动苏秦的归程了。故乡,只在梦中回归罢。
  苏秦望着燕国的方向,目光中流露出恋恋的悲情。活着多么美好,今天却走进了愁城的尽头。苏秦想大呼一两声悲壮的口号,却终于没有呼出,他面朝燕国的北方,被五马分身而死:肢裂血喷,鲜红尽染。
  中国历史上罕有其匹的纵横大家,为了燕国利益矢志不渝的忠贞臣子,起自草根的布衣士人,冒着生命危险长期奔走列国的地下工作者,战国第一的成功著名王牌间谍,曾经佩带“燕齐”两国相印、受“燕齐赵”三国武安君封号的孤胆英雄——苏秦同志,死在凯旋前夜,未能迎接胜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