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lueski推荐 [2011-1-13]
出处:成都日报
作者:不详
 

孔门有个奇才,名端木赐,字子贡,擅长辞令,能言善辩,是个外交人才。据《史记》记载,齐国欲兴兵伐鲁,子贡奉孔子之命,游说诸侯,巧妙利用各国矛盾,化解了鲁国的这场危机。他还很有商业头脑,后来辞官下海,成了“超级大款”,被司马迁写入《史记·货殖列传》,中国第一部“富豪排行榜”。据载,下海之后的子贡出行,“结驷连骑”,豪华车队,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古代礼节,宾主相见,主人在庭院之东,客人在庭院之西,相对施礼,叫“分庭抗礼”。这不是君臣上下的礼节,而是宾主平等相待的礼节。他是孔子的忠实粉丝,走到哪里,都要宣传颂扬孔子。司马迁说:“使孔子扬名天下者,子贡之力也。”

    这位孔门高足既自尊,也尊重别人,宣称他做人的原则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要别人把意志强加于我,也不想把我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就好比原始森林中的大象,不吃别的动物,别的动物,也不敢吃它。孔子却说:“赐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孔子说的是社会现实:你可以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但别人,地位在你之上的人,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却偏要把他的意志强加于你,你如何能抵制?

    子贡问孔子:“那么,有没有一句话,我能终身实行的呢?”孔子回答:“大概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恕”,不是宽恕的意思,而是宽容,将心比心,自己所不乐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这句话,早已成为世界名言。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推崇备至,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瑞士红十字总会博物馆,也悬挂有中国先哲的这句名言。据报载,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特别提到孔子这句话,认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

    孔子这句名言,又被称为“恕道”。其实,这个“恕道”,对平民百姓并不重要,实行起来也很容易,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即使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大多也没这个能力。恰恰是官场上的人,强势群体,最应该奉行孔子提倡的“恕道”。儒家经典《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将孔子的“恕道”具体化,总结为“絜矩之道”。所谓“絜矩”,就是尺度规矩,就是为官之道:“所恶于上也,毋以使下;所恶于下也,毋以事上。”你不喜欢上级怎样对待你,就不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下级;你不喜欢下级怎样应付你,也不要这样去应付上级。以此类推,对待前后左右,都应该这样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官场普及版。

    关键问题是,有多少官员身体力行呢?明明自己都不乐意,甚至很厌恶的事,却强求下级或广大百姓去做。原因很简单,中国社会是“官本位”,官大一级压死人,大小官员有几个不想抖出高人一等的威风,有几个不想享受高高在上的快乐?明朝有个笑话,说有个很愚蠢也很霸道的县官,最讨厌吃肥肉,推己及人,以为别人也讨厌吃肥肉。有一天,衙役偶然失手,把他的茶杯碰翻了,他想狠狠处罚他一下,就叫厨子端上一盘肥肉,命令衙役吃下去。谁知衙役最喜吃肥肉,却故作痛苦万分状,县官更加得意,喝道:“吃,必须吃!”衙役饱了一顿口福,想笑又不敢笑,回家偷着乐。不过幸好是罚吃肥肉,如果罚吃猪大粪,他乐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