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中的龙


blueski推荐 [2011-4-16]
出处:yuwenbanshu的日志
作者:不详
 

 

在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内容里,龙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在北京紫禁城,可以说无处不见龙,石栏杆望柱头上有雕龙,皇帝御道上有9条石刻的游龙,大殿的井字天花板上布满着坐龙,屋檐下彩画里则有行龙、升龙和降龙。

 

华表上的龙,以它硕长的龙体盘绕柱身,龙身在下,龙头在上,具有冲天之势,使华表更显壮丽。九龙壁上的9条巨龙,有的仰首向上,有的俯首向下,龙身扭曲,张牙舞爪,前呼后应,翻腾于云水之间,组成一幅绚丽的蛟龙闹海的画面。

 

宫殿梁枋上彩画中的龙因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描绘成多种形态。两头菱形画面中是坐龙,龙头在上,龙身盘曲,龙爪舒展在四方如坐状,左右长方画面中为龙头在上的升龙和龙头在下的降龙。中央横条部分是两条行走中的行龙,龙头左右相对,中央为一粒宝珠,组成双龙戏珠的图案。殿内天花上每一块小方格中有一条坐龙,中央藻井部分有木雕的金龙盘绕,龙头朝下,龙嘴中衔着球形宝珠,构成华丽的重点装饰。

 

上海豫园则在墙上装饰一条长龙,龙头高出墙身,龙体即为墙上脊瓦,随着墙脊的起伏,长龙仿佛在空中游动。

 

以上实例,无不显示了古代工匠的丰富想象力和天才的技艺。神龙在他们的手里,因地制宜地、巧妙地被雕绘出这么多彩的姿态。

 

将出现在建筑、工艺品、雕刻、纺织品上的历代的龙形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龙,体形比较简洁,除龙的头部和龙足有较具体的刻画以外,龙身和其他部位都较少有细致的描绘,它着意经营的是龙的整体姿态,力图表现出龙的飞腾威武之状,显示出这种神兽的博大力度。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尤其是清朝,虽然龙被用得更广泛了,龙体刻画得更细致了,龙头、龙须、龙足、龙爪,连龙身上的片片鳞甲都描绘得十分清晰,但对龙整体造型的把握却不如过去,它缺乏刚劲的力度,缺乏蓬勃的生气,失去了那种飞腾倒海的神态与威势。

 

在龙形象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注意,就是龙与其他纹样的融合。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就可以同时看到龙纹和夔kuí纹两种装饰。夔,相传也是一种奇兽,一足能行,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实际上也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一种神兽。有趣的是龙和夔这两种神兽居然在相当多的铜器上合成为一种装饰纹样了,头为龙形,身为夔状,称为夔龙。在个别铜器上也发现有头为饕餮,身为龙的。在汉代画像石上有伏羲、女娲像都是人头蛇身,这也可以看作是在龙体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复合式样。

 

在河北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的琉璃门座上可以看到二龙相对戏珠的装饰雕刻,双龙仍具有一般行龙的姿态,但龙身、龙足、龙爪已经不像动物形状而开始向植物形象转化了。在承德另一处的石碑边饰中则看到龙身完全植物化了,整条龙只保持了龙头的原形,龙身则由植物的枝条和卷叶组成,和一般的卷草纹样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在各地寺庙、祠堂、民居建筑的装饰里应用得很多,它们既有神龙的头,又具有植物花卉的躯体,生动而自然。

 

这种将诸种装饰合并组成新的纹样,在装饰创作中是常见的现象。我国民间艺术工匠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创作原则,意思是说在设计花纹时,无论是花草藤蔓、水纹云气,都不必受它们自然形态的约束而可以任意安排,可以在枝上直接生出花朵,在花朵中又可以长出叶子,叶子上还可以生出枝干,其目的就是创造出热闹而丰富的构图。在古建筑装饰中就充分体现出我国工匠具有的浪漫主义创作思想及无比纯熟高超的技术。也正是在这样的创作实践中,龙,这个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神兽,才呈现出如此丰富多样的形态,使它在数千年古建筑的发展中,作为建筑装饰的内容,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