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笔记:生死攸关的进谏


出处:东周列国志 | 春秋战国之窗 原创
日期:2017-12-10
作者:Blueski


春秋战国年代,有许多大臣向君主进谏的故事。那时言论比较自由,很多君主常以开明采纳建议为荣,但是毕竟忠言逆耳,君主有他的权威不能被羞辱和冒犯,向君 王进谏是冒险之举,大臣的耿直往往会招致弃用、驱赶,甚至杀身之祸。有些忠臣生性耿直,有时竟也不顾自身安危,例如伍子胥,屈原,只让后世唏嘘不已。另一 些大臣则兼有口才、文采,充满智慧,这里先采撷几个成功的进谏故事一起看一看 ---

颍考叔携猫头鹰进谏
郑庄公寤生因出生时难产,母亲姜夫人很不喜欢他,寤生因是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武公去世后,寤生接任国君,而弟弟段侍宠而骄,数行不义,后来竟与姜夫人 内外勾结,密谋废掉庄公自立为君。庄公发觉后率军讨伐,段走投无路,自刎而死。郑庄公截获了姜夫人与段密谋废庄公立段为君的书信,因此对母亲非常怨恨。段 死后,就命令把母亲迁置到了颍地安置,并发下毒誓:“不及 黄泉,不再相见。”姜夫人因事情败露,虽生悔意,也无颜与儿子见面,就搬到了颍地居住。
颍谷地方官颍考叔,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见郑庄公把母亲驱到自己的颍地,对周围人说道:"母亲虽然不像母亲,但儿子能够不像 儿子 吗?"颍考叔进而揣摩庄公已有悔改之意,于是就捉了一只猫头鹰拿来献给庄公。
庄公问道:“这是什么鸟?”颍考叔说:“这种鸟叫鸮,小的时候,它妈妈一口一口把它养大, 大了之后,就吃掉它妈妈,是一种不孝之鸟,因此我捉了它来准备把它吃掉。”
庄公似乎心有所动,默然无语。午餐时厨师把烤羊肉送了上来,庄公赐一份给颍考叔。颍考叔专拣好肉割下包好,藏在袖内,庄公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
颍考叔说:“我家有老母,因为家贫,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现在您赐给我这么好的食物,我自己在这享受,老母亲却尝不上一口,一想 我就心酸,所以我要带一些回去给老母亲吃。”
郑庄公听后凄然长叹说:“你是一个孝子,我虽为诸侯,还不能像你那样奉养母亲。”
颍考叔假装不知,奇怪地问:“姜夫人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地住在新郑吗?”
于是庄公就把姜夫人与段密谋以及把姜夫人迁到颍地的事情跟颍考叔说了,并叹道:“已经立下黄泉相见的毒誓,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
颍考叔听后说:“段已经死了,姜夫人就您这么一个儿子了,您要是再不孝顺,那与鸮有何异呢?我有一计可以不违背誓言又让您母子和好。 ”
庄公忙问是何计。颍叔考遂建议挖一个隧道,取名“黄泉”, 安排郑庄公与武姜在“黄泉”见面, 这就是后世闻名的“黄泉见母”,《古文观止》中也对此事做出了“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的评论。郑庄公就下到邃道,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和好如初。(《左传· 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 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庄公扶着母亲从邃道出来,亲自驾车把母亲接回了国都,人们看到后,都称赞 庄公是个孝顺的儿子。
郑庄公可是高情商、充满智慧的君主,是毛主席最赞赏的古代君主。颍考叔也不是普通人,他管理有方,且是后来郑国最厉害的武将,从黄泉见母的策略来看,帮君 主找到了很有创意的台阶,让天下人更加赞赏庄公的德行,真是天才!

伍举冒死进谏 楚庄王一鸣惊人
楚庄王姓熊名侣,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但他刚即位时,权臣鬭越椒当国。楚庄王为麻痹鬭越椒,故意装作不愿理政,日夜与妇女饮酒作乐。还贴出告示道: “有敢谏者,杀无赦。”
这时,有一个叫伍举的臣子前来求见。他以聊天形式问庄王道:“臣听说有一个大鸟,已经有三年不飞也不鸣叫了,这是什么鸟呀! ”敏感的楚庄王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站起来在室内踱了几步,然后从容地答道:“这不是一般的鸟。它三年不飞, 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你退下去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此以后,他亲理朝政,重用伍举、苏从、孙叔敖等贤臣,以分削鬭越椒的权力;并先后征伐庸、宋诸国,直至问鼎中原,声威大振。
楚庄王也是高情商、充满智慧的君主,伍举的进谏举重若轻,抛砖引玉,点燃了楚国的春秋霸业。

很多进谏充满了艺术和哲理,从学校课本里都能读到的以下三篇: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 后》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 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往他脸上吐唾沫!”
年过70的左师触龙愿意去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 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您了。我私下原谅自己呢。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子行 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 “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只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 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 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材;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递补上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 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 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 “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说: “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 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握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为她远 嫁而伤心,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回来啊。’ 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一直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 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人还有在 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 的就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却太多 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象征国家权力的器具,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 国站住脚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 吧。”
  在这时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于是就出动。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身高八尺多,高富且帅。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 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 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 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 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 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 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 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 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李斯《谏逐客书》
在进谏的案例中,李斯的书面奏折《谏逐客书》,用极具说服力的论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在秦始皇因韩国疲秦战略所怒,听信久被压制、意图复辟的秦国老贵族们的意见,意图驱赶诸侯各国人才,李斯冒险上书《谏逐客书》。在《谏 逐客书》中,李斯开 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把逐客的错误归之于“吏”而 非秦王,十分委婉,很有策略。然后谈历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 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都来自诸侯各国。
然后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重用了百里奚等。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在秦国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秦惠王用张仪连衡政策,打破了六 国的合纵,功效十分显著。昭王用张碌(范雎)的远交近攻政策,蚕食诸侯,在兼并战争中效果也很好。进而得出“使秦成帝业& amp; amp; hellip;…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以负于秦哉”,打动秦王;又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晓以利害, “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然后反复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那么,夜间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駃騠这种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 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秦国的方才可以,镶着珍珠的簪子,缀有珠玉的耳环, 齐国东阿所产的丝绢做成的衣服,华丽的刺绣所做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样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站在旁边了。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就是“动言中务”,从利害关系 上立论,正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
最后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 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 ”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的危殆,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逐客不仅谈 不上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
李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 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体现了李斯的卓越见识,这与高瞻远瞩的秦始皇的格局契合无间。《谏逐客书》力挽狂澜,避免了秦王的失 策,否则统一天下的进程恐怕将被大大地延误了。

任坐的直率和翟璜的机智
触龙和邹忌和君主私交甚好,断不至于杀身之祸。但普通级别的大臣,心直口快,不顾君主的颜面,其结果真的看运气了。

魏文侯又是一位战国时期情商很高、充满智慧的君主。在攻灭中山后与众士大夫宴饮,席间他问大家:“我是一个什么样 的君主?”大家都拍马屁,尽说的是赞扬之语。轮到任座 发言,任座说:“您是一位不贤明的君主。攻取了中山国不封给弟,却封给儿子,以此知道你不贤明。”文侯不高兴, 怒形于色,准备处罚任座,任座随即快步跑了出去。魏文侯转向翟璜问他怎么看。翟璜沉着地说:“您是贤明的君主。我听说过,贤明的君 主,他的臣子说 话就直率。刚才任座的话很直率,因此可知您很贤明。”文侯听了顿时感悟,急忙将任座从门口请过来,拜为上卿。



扶苏的悲剧,秦朝的悲剧
始皇三十五年,发生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460多人,这引起太子扶苏的忧虑,扶苏是心怀仁义理 念的人。他及时进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秦始皇大怒, 贬谪扶苏于上郡监蒙恬军。失去了扶苏在侧,秦始皇暴亡,扶苏被赵高设计赐死,李斯也被赵高陷害惨死,而秦国江山就随此沦陷。
一般历史评论,扶苏是更适当的秦朝继承人,扶苏的陨落,是历史的遗憾。由此来看,进谏的成败,不仅是进谏者的成败,甚至也是国家的成败兴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