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秦楚古道对当时社会产生哪些作用?

出处:史来鉴读
日期:2023年1月23日
作者:史来鉴读
转载:Hey Jude

【编者按】秦楚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公元562年北周武帝时扩建而成的,又叫“义谷道& amp; rdquo;,是一条三米多宽的骡马大道。历经1500多年历史风雨,大部分已道然五寸,仅剩穿越终南山的这一段清晰可见。

秦楚古道跨越秦岭、连通陕鄂,在上千年的沿用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秦楚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土地开发,经济、文化交流均有深远意义。
交通运行与人口流动是两位一体的关系,秦楚古道的形成发展史实质上是秦楚民众的往来史。由于历史资料对明清时期秦楚民众的往来记述较详,故我着重探讨明清 时期秦楚古道对秦楚人口流动的作用。
秦楚古道在这一时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其一、促成大批湖广流民进入陕南,其二,促成大批关中回民进入陕南、鄂西。

促进了秦楚之间的人口流动
促成大批两湖民众进入陕南

陕南位于秦岭分水岭以南,主体为秦巴山地,历史上长期人烟稀少,明清时期大量楚民涌入陕南,极大地改变了陕南的人口密度。
元朝末年,陕南由于战祸人口骤减,据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的统计,陕南兴元路(包括今安康地区全部以及汉中地区之南郑、洋县、城固、西乡、褒城、凤 县)在册人户2149户,人口共计19378人。
明朝取代元朝后,采取了移民垦荒和屯田的方法恢复陕南的社会经济。
于是,一部分南方移民被迁移至陕南。明朝中叶,由于土地兼并加剧、赋税剥削沉重、自然灾害频繁,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出现数量可观的流民,秦楚古道以东的荆襄 山区由于地广人稀,遂成为上百万流民汇集的渊薮。
天顺八年(1464)至成化七年(1471),荆襄山区爆发了两次规模浩大的流民起义,但被明廷镇压。之后,明廷一度采取驱逐流民返回原籍的政策,当时负 责流民事务的项忠在奏疏称,其“遣回流民一百五十余万”。
成化十二年(1476年),聚集到荆襄地区的流民又多达数十万人。明廷有鉴于驱逐政策的局限性,遂采用安抚之法,任命原杰负责流民事务。
原杰赴任后,将原籍田产尚存的流民发回原籍,将大批田产无存的流民就近落籍于陕南、鄂西、豫西等地,并促使明廷对这些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以便安置、管理这些流民。
例如,鄂西设置了郧阳府(最初统领郧、房、竹山、竹溪、郧西、上津六县,后增辖保康县),陕南洵阳县分出白河堡设置了白河县。
毫无疑问,在明中叶这场大规模的人口变迁和政区调整中,秦楚古道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荆襄流民进入陕南。
明清之际,陕南兵祸连连、人口锐减、经济凋敝。清朝定鼎后,陕西官府为了恢复陕南的社会经济,长期招徕外省流民垦荒就食、充实陕南,而这一阶段陕南移民的 来源地主要为湖广、四川、江西、安徽、河南和江浙等省区。
事实上,从湖北郧阳入陕南,势必经过秦楚古道的南段。此外,查阅清代方志可知,秦楚古道连通的柞水、镇安、旬阳在清代拥有大批湖北、湖南移民。毫无疑问,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沿着秦楚古道进入区内。
此外,旬阳以西的安康县乃至汉中地区属于秦楚古道的辐射区,这些地区亦拥有不少楚地移民。
道光《西乡县志》则提到,汉中西乡县在经历三藩之乱后,经济长期未恢复,知县王穆实行招民垦荒的政策,遂吸引了大批楚民前来— —“楚民来西者数千家”。
结合秦楚地理可知,湖南、湖北之人要想进入安康、汉中,沿汉水西进是最进近捷的方式,而秦楚古道的南段恰好沟通了陕南与湖北西部。

因此,我认为安康、汉中等地的楚民必然有相当一部分经过了秦楚古道。

影响陕鄂地区的回民分布
明清时期陕鄂地区的回民流动较为频繁,相当一批回民在秦楚古道沿线地区迁徙、定居。明朝时陕西回族主要分布在关中、陕北,湖北回族主要湖北中部和鄂西。
在明末大动乱中,有数量较为可观的关中、西北回民翻越秦岭,踏上秦楚古道,进入陕南、鄂西。郧西一带部分回民的先祖系明末动乱时从关中迁来。
此外,据明清文献记载,陕西绥德回民领袖马守应(绰号“老回回”)曾领导农民军在陕南、鄂西一带作战,这或为当 地带来了一些回民。
根据一些民间文献材料和民族调查结果,清代不少回民曾沿秦楚古道进行迁徙,就迁徙性质来看,既有和平年代的自主迁徙,亦有战争年代的被动迁徙。
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和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回民起义均造成部分回民从秦岭以北迁徙到陕南、鄂西。明清时期不少关中、西北回民出于种种原因,沿着秦楚 古道到到达陕南、鄂西。

推动了沿线山区的大规模开发
秦楚古道沿线区域大半位于秦岭,小部分位于大巴山北侧边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环境相对原始。秦楚古道的出现,方便了民众进入荒蛮的莽莽山岭。
入山的民众为谋生计,便对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主要表现在采伐树木、开垦田地、种植耐旱作物三方面。

采伐林木
秦楚古道的部分线路原本就具备运材道的性质,它们直接促进了山林的开发,其一,长安城的木材需求量非常大;其二,义谷附近的木材非常丰富,否则为何不在其 它山谷开凿运材之路?此外,义谷因伐木而开凿道路后,必然引发当地更大规模的伐木行为。
由于秦楚古道沿线的居民常常以伐木为业,最终使得秦岭山区的林木有所减少。

开垦田地
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大量流民迫于生计,沿秦楚古道涌入柞水、镇安、旬阳,他们定居其间并开垦了大量的田地。
值得一提的是,地处秦岭南麓的镇安、柞水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境内的农田常表现为层层的梯田。
民众之所以采取梯田的形式,一是因为高高隆起的山体无法整体移除,只能进行小规模的改造;二是因为梯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
首先,被雨水冲刷下泥土每经过一层梯级都会有所沉淀,其次,梯田减缓了山体的坡度,增加了水分的入渗土壤的时间,故而有利于土壤涵养水分。

种植耐旱作物
秦楚古道沿线区域的地形以山地为主,缺乏平原,由于山地的土壤相对贫瘠、缺乏水分,不适宜种植水稻,而适合种植玉米(玉黍)、马铃薯(洋芋)之类的抗旱作 物,因此玉米、马铃薯在区内得到广泛地种植。
还需注意的是,玉米、马铃薯均属域外作物,在明清时期才传入中国。它们在陕南得到较大规模的种植,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秦楚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