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春秋战国之窗 --> 人物志 --> 艺术家

弈秋

    ---  国棋鼻祖,史上记载第一围棋名人

  

 介绍

弈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里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围棋见于我国史籍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国之善弈者”。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由此推测,弈秋可能是与孟子同时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由此也可以推测他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所赞通国善弈,虽未明定专称,已类似后代所称国手,并成为象征性名词。后世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水平与国手相当。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手,棋艺高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
  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悠悠的笙乐,飘飘忽忽的,如从云中撒下。弈秋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此时,正是棋下到决定胜负的时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奥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为天下所共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如弈秋这样的高手。“通国善弈”说明弈秋的成名是经过了大范围通过长期的比试之后所推选出来的,也说明了围棋已经在举国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因为围棋对局是两个人的创作,如果仅仅是一人突出,弈秋的地位也是不能得到承认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存在着众多与弈秋水平相当的高手,只是弈秋技高一筹脱颖而出。
  围棋在那时已经如道家、墨家、儒家、医家、占卜、建筑等行业一样成为了一门学问(技艺)。虽然围棋的影响不如政治、哲学、杂家等,但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围棋也如孔子七十二门徒、墨家学术团体等一般,有着自己独立的圈子。如同后代将鲁班捧为建筑业的祖师一般,后人也将弈秋推为围棋“鼻祖”(明代冯元仲《弈旦评》)。弈秋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围棋高手。在古代没有专业棋手的概念,但有以棋为生,或者以棋为主业的人,如果不能从同辈棋手中达到顶峰,几乎不可能青史留名。事实证明,即便有众多达到了顶峰的棋手,在史册上也失去了名姓,但有一些零星的影子。可惜的是,除此一段文字外,关于弈秋的记载再无其他文字可考证,亦找不到弈秋与同时代高手较量的记载,更没有著作或者门徒来为其传承。弈秋以降,出现在史册上以棋闻名者一直延续到西汉的杜夫子。弈秋通国善弈的事迹也得到了后人的推崇,纷纷引用。如《后汉书-张衡传》“弈秋以棋局取誉,王豹以清讴流声”。《文选-安陆王碑》“弈思之微,秋储无以竞巧”。尽管古代的一些著作中能见到以棋喻理的言语,但在那时人们的眼里,围棋毕竟还只是一门微艺末技,难大行于世,更不会有棋艺专著或理论专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量焚烧诸子言说,并禁止私学、禁止聚众,使得需要二人以上方能对弈的围棋亦趋向销声匿迹,仅仅在极小的范围内流传。这便使得弈秋的存在价值更为宝贵了。


其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