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圣贤屈原》之五


blueski推荐 [2013-6-10]
出处:sina blog
作者:屈零子
 

圣贤屈原的“道”----屈道(屈原零(0)态文化)来源于三皇五帝的道,来源于华夏民族最正统的道,来源于他自己都是圣贤的屈氏祖先的道,在前文都有论述。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上古的道自黄帝向仙人广成子学道后便开始流传于世,王子乔是黄帝的42代子孙。是行气派祖师,历史记载王子乔15岁就入朝议政,天赋异秉,年岁不大就回归了自然。屈原在《远游》里就发出这样的慨叹:“高阳邈以远兮, 余将焉所程?”而且又“重曰”,强调了一次:“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结合《离骚经》:“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和《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这里年有多层意思:

一是.他的先祖黄帝,高阳和黄帝后裔王子乔都是修道得道的人,自己也是。
二是.隐喻自己密承黄帝的大道功夫。他自己也说学道必须要师承:“道可受兮,而不可传”,所以圣贤屈原的道就是自己祖先秘传的“屈道”。包含着人道、政道、天道思想和修炼回归自然的正统自然大道。
三是.用了文学艺术隐喻的手法,假托王子乔的口阐道论道。


圣贤屈原在二十年左右的流放时间里进行了大道功夫的秘密修炼,有学者就研究《九歌.山鬼》就是屈原自身的写照,“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明写的是人。


作家舒新宇先生研究得到:“《山鬼》是屈原流放湘西溆浦时所写,《山鬼》中描写的景色是:“表独立兮山
之上,霰容容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这与《涉江》里描写溆浦的景色一模一样:“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而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靡靡而承宇。”从两种环境的描写,足可以证明《山鬼》写于溆浦明月洞,也足以说明“山鬼”写的就是作者自已。”


其实很明显,如果往圣贤屈原修道上研究的话,就不难在作家舒新宇的结论:“......足可以证明《山鬼》写
于溆浦明月洞,也足以说明“山鬼”写的就是作者自已。” 得到此篇是圣贤屈原闭关隐修的真实写照。在《离骚经》:“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就是圣贤屈原闭关修炼的记载。





在《理解圣贤屈原》之四,总结了古今之研究者都已经研究发现悟性到了圣贤屈原的内丹修炼成就和道学成就。本人在学习《远游》和《屈原零(0)态文化》后,结合十几年来的先师所传、所授、所学有所体会,在这里试着分析一下。圣贤屈原的“屈道”到底是什么内容?其实圣贤屈原的大道修炼秘诀、方法和道学思想先师都揭示了出来,就是都浓缩在假借王子乔之口论道的53个字里的自然大道:

“道可受兮, 而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 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 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 於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 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 此德之门。”
这53个字可以说字字是自然之真经,句句是修道之秘诀。
“道可受兮,而不可传”
“道只可意会,面授,而不可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传授,(场能信息是亚微观的)只能靠通过修炼、修身
修心、正身、悟道,在功态下直觉对道的体悟。”

面授,这里也包括亚微观场能信息上的传受、传承。修道必须要有宏观和亚微观的师承,有师承才能修成得道。为什么要有师承?一是传授指点,《金丹大成集》曰:“然未遇圣师面传,非有自悟。”没有明师指点,修道的秘诀放在那里,再聪明也悟不明白。二是提供场能信息的保护和加持。练丹不仅仅是“火侯 ”的指点传授,还是因为当人体场能开放了,自然宇宙界会有很多的场能信息来干扰,阻碍你修炼。

黄帝师道于广成子,老子师道于商客、荣成子,孔子师道于老子,释迦师道于瞿昙、燃灯,当佛祖成佛之时,魔王多次阻挠,为什么魔王不直接把他收了?因为佛祖有师父护法在保佑他,魔王是不敢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六祖惠能,他要比以上的所有人在修道上都慧根先天圆满,无人能及,包括佛祖本人,那惠能也得拜在五祖门下修佛道。成为宏观上佛祖的佛子佛孙。在他多次生死攸关的时候,他的授业恩师五祖现身施救,所以他才能最后修的得以功德圆满。还有虚云大德为求供养佛,不惜燃指。其实也是为了以示虔诚,以求得到佛的接引。还有的高僧为求哪位佛菩萨的接引,就拜哪位菩萨的经典,有的用指血书经,有的持诵几十年如一日。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道的至高形态为零态,道的运行变化法则是零,其小可运行变化为无时无空零的极点,其大无垠。其大可运行
变化至无穷无际,并布(冲)满整个自然宇宙。”
要想直接进入道,就得以“其大无垠”入手,快捷的的方法就是修炼时直接想像自己进入天地之间,太空之内,
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呼吸。遵道的至高形态--零(0)态,下手就直接来“进入”天人合一的“合道”的方式修炼。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只要心神不乱,能心平如静,心明如镜,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在全身放松,放开,呼吸自然的基础之上,把心深深地平静下来,不要刻意加任何其他意念。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当其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在午夜、在其他任何时间,自然会体悟到充满自然宇宙的壹气的客观、真实的
存在。”


这个壹气是生成宇宙万物本源的壹气(道家叫先天元气),其基本粒子称之为龙子,在“道”的法则,零(0
)态的运作下,宇宙的本源真气(壹气)与阴阳交相融合化生了宇宙万事万物;也就说自然宇宙是由宇宙的本源“壹气”(龙子)生成的。所以不单单是后代内丹理论上的“活子时”的先天壹气。后代丹家把在静极时的一阳初动,一阳萌发看做先天壹气。那只是自我身上一点先天元精、元气而已。

师曰

元旦自生天地人

宇宙万物运其神

功家若得真元气

自然心经即练成


(元旦即是零、零态)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此时不要追求,不要执着,应一切顺其自然;要虚心以一颗虔诚的心去对待,要以无为为之先导,要心平如静,心明如镜,步入零态,步入零态心里,步入零态场能信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之零,回归自然之零态。”


这两句是讲行功时缓缓地,慢慢地进入,勿忘勿助,似念非念,既要虚心对待,又要以无为为之先导,既要“有相”又不能“着相”,意念过重就落入有为,落入后天,很难进入零态,进入先天。不能没有任何意念活动,没有意识就会落入“顽空”“枯禅”,融入不到零态场能,得不到先天壹气。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在零态中,在零态场能的运行作用,自身自然而然地步入最佳有序的运行排列状态,与自然宇宙和合共荣,和谐共存,自然有序地自然而然地运行发展生存衍化变化着;致使自己的身体自然而然地步入没有管理的零态管理境界。”

“在零态中正悟自然宇宙万物及万物之灵人的本性--0 性。恢复找回人的本性--O性。以零态的心理去包容珍爱自然宇宙万物;升华拥有无形的大爱,以大爱之心去造福三界苍生,造福自然宇宙万物。大爱培补其大德,大德是步入大道零态的自然门径。”

自然大道就是遵从道的至高形态--零(态)来修炼。采药,结丹等这些只是在天人合一的修炼中,在孕育着无穷无尽能量的零态场能信息里自然孕育的产物,不修而自成,不求而自得,“不求而无不求,一切顺其自然,把一切化为零。功到自成,如意无边。”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和大宇宙息息相通。人体是自动调节最高级最完善的自动调节功能整体,把意识引出体外,引向太空中,自动调节的功能作用在零态中就发挥得最为有效,最完美。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人体小宇宙和自然宇宙真正地通融,融合到了一体。在零态中,自身阴阳与宇宙的阴阳二气,在零态场能的作用下
,“阴阳三合”,以自身小宇宙为炉不求炼丹而丹自成,以天地自然宇宙为鼎,不求育胎而自育。哪里还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一步步方法?不讲阴阳、不用顺逆、不采药物、不听动静、不辨坎离、不明玄关、不转河车、不去还丹、不论男女;不用:一阳复生、二物交、三宝结、四象和合、五行攒簇、六气归元、四禅八定、九转还丹。 没有后世的那些繁杂的修炼程序,不讲“性命”,因为起步就就是性命双修、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无为之法。当然,关键是“道可受兮,而不可传”。

只要法接有缘, 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大道至简至易,通融场能,把一切化为零;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之零,回归自然之零态。” “大道至难,难在没有明师点、没有足够的场能信息突破自我;大道至艰,艰在没有场能信息上的保护、没有明师接引。” 一切的一切都在 “道可受兮,而不可传”


不符合“道”的规律来进行的一切方法,都是在后天的有为上下功夫,就不是以“道”的至高形态--零(0)态来进行的方法。法无高下,但有顿渐迟缓。

遵从“道”的表现形式——德.“德字,古体(这里指金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是金文普遍运用书写的时代)写法是'惪',直心为德,也就是人的本性--零(0)的直接体现。” “道是德的内涵,德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 道就是零(0),道的至高形态就是零态。”离开自然宇宙万物之灵的人类,谈“道”将没有任何意义。离开“德”的本义直心---人的本性零(0)性,其德不德。只有印心0德,才是大德,只有找回人的本性零性才能成就大道。“此德之门”找回人的本性零性,这才是大道的唯一门径。

人的本性是零(0),零(0)性,不是“人之初性本善”,更不是“恶性论”。和佛祖提出人的本性—“空性”是一致的、相通的。并且人的本性零(0)、零(0)性的提出更具有进步、更加符合"道"的表现形式“德”,因而具有更加伟大的道学意义。


当进入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呼吸的天人合一的状态时,人的意念活动就直接作用于宇宙万物,如果以一颗大爱之心去珍爱自然宇宙万物,就是在跨越三界把自然宇宙万物带进“其大无垠”的零态场能去通融、融化。零态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信息。就会化掉不良场能信息,就是以自身的修为在三界去通融、融化、处理。平衡自然宇宙万物,真正的“度一切苦厄”。这就是真正“功德”,这是宏观微观世界的做功德无法比拟的。同时在零态场能里中可以不断地把自己多生多世的罪障,恶业融化掉,化为零。这样才能真正快捷地找回人的本来面目--零(0)性。所以修心重德是自然大道功夫修炼的根本,反之就会给宇宙万物带来不良的场能信息,并给自己带来恶业。所以在零态场能里,以一颗零态的心里,奉献的心里,虔诚的心里,每一句念师就是在为自然宇宙万物做功德,就是完成自己的“三千功业”,就在消业。有了大德才能真正地找回人的本来面目、人的本性--零性,进而,归于零、合于道、大道正身回归自然。







“道可受兮, 而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 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 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 於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 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 此德之门。”


这就是自然大道,这53个字涵盖了一切修道的方法,是我们的华夏民族的老祖宗黄帝流传(秘传)下来的、上古先人直接进入天人合一、跨越三界修炼的最直接的、最简捷的修道正道方式。是;

“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记载最完全的修持心身,正悟大道,直觉感知,认识自然和宇宙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自然法则--零(0)的一部自然大道。” “后世功家都源于此而没超过此”。

后世的各家各派无不是初期在自身上持一而修,如听息、观心、静心、止念、虚其心、实其腹等等法门。有的甚至还有繁杂的修炼程序。自然大道的关键是“道可受兮,而不可传”。离开这个最重要的传授方式,不是至简至易了,而是至艰至难。因为不等进入天人合一境界时就会出现寸步难行的现象,以后的一切都会成为是泡影不说,并且,还有“走火”是小事,入魔堕落外道、邪道、魔道才是最大的不幸 ......。




这53个字是自然大道修炼的全部秘诀,句句透露天机,放在人人都能读诵的《远游》那里两千三百多年,真的被当做忧郁不得志,而托仙抒发的忧思之作了吗????

其实不是的,道教仙师们何止慧眼识珠?而是早就被他们口传心授作为内丹修炼的秘诀了。只有到了明代时,自圣贤屈原回归1500年后,才被道教的丹经秘诀汇集篇《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中“采药”的集篇披露了出来,(有学者说此丹经是神话故事《西游记》的原型)这个秘诀只要看《远游》就可以见到,是公开的“秘密”,还居然秘传了那么多年后才被道教人士公开了出来,也足以证明其在众多的炼丹秘诀中的重要性。这部丹经秘籍里只收录了圣贤屈原论道其中的43个字(而字是遗失后加上去的),如下: 

屈原远游篇云:
道可受兮, 不可传。
其小无外兮,其大无限。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比之圣贤屈原的论道原文少了最后一行,“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何以故?

《远游》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壹气是先天壹气是命功(这里用后世传统道家的讲法,圣贤屈原时代本无性命之说);德的本义直心是本性(0)、零(0)性,是性功。“壹气之和德”就是在一个层次又一个层次的零态中证悟、找回人的本性零性,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之零。性和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分的。性中有命,有了零态心里才能沟通零态场能信息;命中有性,有了零态场能才能促进修炼者在零态中找回人的本来真面目零性。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相互推进,相互融合在一起,至简至易又快捷无比。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就是道家性命双修中至关重要的一句性功修炼的秘诀,就是后世道家形成的内丹修炼系统性命双修的根本----命与性合。是炼虚合道以至于虚空粉碎“迥超三界”成仙做祖的关键所在。并且,这也是道家仙师们不明这句秘诀,所以舍去不用,而向佛家吸取性功修炼理论。也是吕祖和南宗初祖张紫阳创新内丹修炼系统“仙佛合宗”的原因所在。但这句秘诀又和佛家性功修炼以至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证悟空性是不同的{注:修炼方式上有区别 吕祖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那么道家仙师们为何舍却了“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这句秘诀呢?看到“《楚辞补注》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里对这一句的注解就明白了,“众法陈也,仙路径也”。原来是把这句当成总结性的语言:“这些方法说的就是修仙得道的门径”这样的不是丹法秘诀的语句了。


无明师点破,不懂这个德----惪是零、零态本性,即便《道德经》的德篇说得那么多,不明这个秘密,学之悟之又有多大收获?即使“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几千年来猜也猜不明白,不是我们的老祖宗黄帝没传,是后人没悟透呀,才有去佛家找“空性”以弥补性功理论的不足,出现仙佛合宗的现象,并出现被佛家攻击“不究竟”的现象。

这么重要的性功修炼的方法居然都舍去不用,那其它43个字可见又能领会、运用多少呢?

但不管仙师们领会、运用如何,都能说明如下几个问题:

1.圣贤屈原的《远游》早已被道家仙师作为修丹秘诀秘密传授了。没有认为圣贤屈原是“自尽而死”和《远游》是托仙的忧思之作。但是可能忌讳圣贤屈原的“自尽而死”,并且他没有往下“传承”道,不符合修道得道圣贤的规矩,所以一直隐其名讳而只挂靠其他经典。

2.道家仙师虽不得其真,但是依然运用圣贤屈原的“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 听惝怳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 与泰初而为邻。”融合了“三玄”等经典中的“虚其心,实其腹”“玄牝”和周易等等理论,开创了内丹修炼系统。是内丹修炼的关键步骤大小药采补的根源,采补的时间,采补和炼丹火候,成丹的秘诀根本所在,又是最后性功炼虚合道境界的理论指导。所以被道教仙师当做千百年来,金丹大道修炼的至高、至上之法宝,秘而不见著于经典。

3.为朱熹、王船山、王沐、萧志才、胡孚琛等的论断即“……盖广成子之告黄帝,不过如此,实神仙之要诀也”; “汉唐元来各代之正统丹法,为周代流传之丹法祖经” “......所以《远游》虽名天上,实指人身,后来道教丹法,莫不以此为言;他也是一位对中国道家内丹修炼学理论造诣很深的丹道理论家和养生家”等论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证明。

4 .既然前人王船山和王沐说“《远游》为丹法之祖书,而《参同契》、《悟真篇》以下,《海琼集》、《武夷集》等丹法著作,实有一脉相传之渊源关系。”加之我们对屈门所传自然大道的实际修为的情况,那么就可以说圣贤屈原是除了造就华夏文学的始祖,文明的鼻祖之外,还是第一位把一部自然大道以文字形式完整地传授了出来的,并且有理由、当之无愧地称圣贤屈原是形成后世华夏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道学”中的精髓、瑰宝----“金丹大道”修炼系统的真正的、其中的一位最重要的、最早的开山“始祖即“丹祖”



道是自然宇宙的基本规律。自然宇宙生育出不同的万物,万物的不同生存形式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后天之道。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国有国道,政有政道,人有人道,牲畜有牲畜之道。在修道的方式上,各门各派各家各行都有自己的道,佛家有佛家的道,道家有道家的道,儒家有儒家的道,等等。但不管怎么分都是对我们生存的同一个自然宇宙下的唯一的基本规律——“道”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的揭示。并且在其各自理论基础指导下合其道而修炼。所以至高无上的“皇天之道”只有一个。

在修炼上,对道的特性道佛儒三家对各自的“道”都有描述,无非是“空”“虚”“无”“自然”“无为”“仁”“德”“阴阳”等等。圣贤屈原把道的特性揭示为“零(O)”“零(O)态”。

佛教传到中国后,其理论“披上”了道学的外衣,在具有七千年历史悠久的道学文化的沃土的滋生下融合了道学文化,得以发展壮大。并借鉴了道家命功的理论,但因佛祖没有传命功,并视其为外道,所以佛家主流上,正统上是不讲命功的。(太虚和虚云大德就视密宗为外道)但是并不代表佛家没有命功,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易筋经就是明证。佛家是在达到性功修炼的高级层次,证悟到了空性后,能在“中道”自然而然地就转化了后天的身体(色身)形成先天的元神(法身)。所以正统佛家是先性后命的修炼形式。

因佛家空性理论的系统和完善,正好弥补了道家在最后炼虚合道“致虚极,守静笃”以及“虚无、无为、自然”“唯道集虚”等理论认识上、理解、证悟上的不足。至此经过多代先辈创新通融下,道佛两家相互融合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并完善形成了上乘的性命双修的修炼程序。再有佛家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对圣贤屈原归零(0)的境界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儵忽而无见兮, 听惝怳而无闻。

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

的“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有了更深刻、更好的诠释。使有的内丹修炼家们深刻的悟性到这不是超迈的诗词艺术描写,而是真实的修为,真实的性功最高境界。后世古今中外的功家都只能源于此,而没有超过此,是至高无上、无法超越的归零境界。

儒家的修道最高境界成圣,道家修道的最高境界成仙,佛家修道的最高境界成佛,“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本来是一家”。各家各派虽然修法,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先命后性、先性后命、性命双修和直接入性等。但切入点是一致的,都是从心上入手。最高境界都是一致的,也都是最后归于零的至高境界(在之八会详论他们的归零的性功理论与零态文化的归零区别,这里暂时这样论)。道佛儒之间的相互吹捧、相互贬低是各自的一些门人一时不明“道”自私狭隘的表现罢了。

可以说各家基本对“道”的特性描述是一至的。只是在理论上有的阐述深浅不同而已。对“道”的认知的理论范围上就可能有些区别。如老子的弟子关尹子说“道”“其大无外”,圣贤屈原说“道”“其大无垠”;一个说“道”大的外面没有了,即“道”有边际;一个说“道”大的无边际。还有庄子说“道”可传而不可受”,圣贤屈原说“道”“道可受兮,而不可传”。这里暂不从“文字”上探讨了,那是修为高不可攀的境界的事了。姑且都当是对同一自然宇宙的“道”不同文字的描述而已。

所以“道”具有绝对的唯一性,绝对的至高无上性,绝对的不可超越性。因为“其大无垠”,后世的所有思想,理论无论发展多么高,多么深,不管你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以至于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什么家,什么学。也只能是越来越接近“零(0)”;永远是只能接近,永远是只能越来越有限地“无内兮(0)”地接近;以至于最终归于“零(0)”而合于“道”,永远永远都无法超越“道”。理虽有深浅侧重歪曲本末之分,法有顿渐迟疑正邪之别,但“道”绝无高低优劣。



至道之德

无阴无阳

无精无气
无玄无门
无坎无离
天人同体
默念归纯
通融融化
顺其自然
自然而然
零无阴阳
零化万物
无为而为
无所不为
功到自成
如意无边

周流六漠
参遍八极
龙门指路
大道至简
一句全融
大道至难
道可受兮
而不可传


人有三宝
丹分三品
始化三教
至道之精
九元合一
零无阴阳

道在零态莫远求
零态只在你心头
人人有个零态心
好在零态心里修


天地归零而覆载
日月归零而更替
宇宙归零而无垠
万物归零而复始

后天修丹不自然
大道本是零自然
规律不修丹
自然成丹丹自然

修道从来不离心,
自家迷了不相亲。
若能坐进零空照,
便见本来真面目。


放松放开入虚空
念起念觉即零中
净心尽性入零态
通融同体合自然
大爱大得去奉献
零始零终进德门

穷性尽命寻天梯
道可受兮不可传
千古大道从零始
回归自然成自然

精元气元神元
天元地元人元
道元佛元儒元
三元合一归零

以屈子之爱国精神--遵纪守法
以零态之本元学说--倡导文明
以龙子之科学理论--遵循科学
以大爱之 0德本性--服务社会.


超(屈零子) 2012 9 7